2024-06-01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善意的谎言带来的好处
一、案例呈现
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点事儿,心里挺不好受的,我们第3节课快上课的时候,我同桌突然把一个小印章盖到我胳膊上了,我很生气就打了他一下,但是英语老师在讲台上看见了,老师就问我们干啥了,我也如实说了,他往我胳膊上盖印章,然后打他来着。
老师批评了他,我倒是没什么,上英语课可以照常上,但是我同桌他好像就是情绪不太好。他上英语课写语文课时练。然后轮到我们那组回答问题了,因为他那个时候没有听课,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又问我,他在干嘛,我又如实地说他在写语文课时练,英语老师很生气,就批评了他一顿,然后他还跟老师抢书,结果把书给撕了。
后来,他跟我说这事都怪你,你要是不跟老师说,今天也不会有这么一出。中午,他就背着书包回家了,他说他下午不愿意来,心里就挺不好受,我也不知道这个事儿是不是我的错。
二、复盘环节
妈妈说:咱俩先复盘一下这件事哈,你心里很难过,很难过的点在哪?
孩子说:我觉得是我搞得这么一个事儿,我俩平时关系还可以,我也知道他平时中午一个人在家,而且他是情绪比较激动的那种,我怕他一个人在家出点什么事。
妈妈说:这个事好解决,我们可以给阿姨打电话,我们可以通过跟阿姨沟通,及时阻止这个事儿,除了这个事儿,你还担心什么?
孩子说:我觉得可能是真的是我引起的这么一个事儿,还有就是老师也因此生了很大的气。
妈妈说:你觉得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你比较愧疚对吧?
首先第一点:他在你胳膊上盖印章,你反抗,并且跟老师实话实说,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你有权利站出来,捍卫你自己的这个权利和界限,你没做错什么。
并且在第2次的时候,老师问你,他做了什么,你如实说了,你也没有做错什么,你不必有过多的心理负担。
三、给出建议
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高年级的孩子,你应该有更完美的处理办法。
首先有一点,你要知道一个现象。就是在学校里边老师有时候会不自觉偏袒女生以及成绩好的孩子,我会觉得你成绩稍微好一些。因为你是女生,那当你和一个男生发生冲突的时候,老师可能惯性就会干嘛,就会认为是他的错,会批评他,对不对?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呢?那如果老师偏袒你批评他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是很不舒服。所以当你在一个环境里处于一个优势地位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想一想他出于劣势的时候,他需要什么?当你想到这一点以后,你就知道你当时应该怎么做,他盖了印章以后,你可以先警告他,先不要理我,马上上课了,比如说:咱们下课再说,以你对他的了解,他是恶意的吗?
孩子说:他后来跟我说,他是跟我闹着玩。
妈妈说:对,他是开玩笑的,对不对?所以你处理这个事可以软一些,慢一些,可以等下课以后再处理。然后,你直接给他说,这件事儿就不用经过老师了,因为老师可能天然地会把天平往女生或者成绩好一点的孩子这边靠一靠。所以这对那个男生,尤其是控制不住脾气,成绩可能也没那么好的男生。有的地方不公平,对不对?你一定要想到这一点,发自内心去保护他们,去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想。耿直是好事,但是当你的耿直给一些弱势群体带来麻烦的时候,可能,这就不是好事了。所以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软一些,一定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别人的处境。
还有第二点:你觉得你如实告诉老师了,你没有做错,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你帮助他肃清了课堂纪律;从同学的角度来说,他不好好听课,你督促了他。你是出发点是好的,你是对的。你那天问了我一个你们辩论的主题《说可不可以说谎》,咱们的反方是什么?
善意的谎言是必须的,为什么有善意的谎言呢?这件事也是你当时告老师,老师很生气,直接批评他。然后他又接受不了,你觉得他会改吗?他会和老师硬对硬,对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对不对?但是如果你用善意的谎言呢?老师叫你起来说,他刚才回答不出问题,他怎么回事?你可以跟老师说,老师我不太清楚,我没注意。
要用一个善意的谎言,老师可能就会自己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耽误几分钟,甚至老师不想中断课堂秩序,就要把这个事往后拖一拖,可能老师就忘了他。或者说老师当时的情绪就没那么激动了,对你同学的伤害也就没有那么大了。但是你同学不知道你是善意的谎言吗?他不傻,他一定知道。所以当他知道老师也在保护他,他同学也在保护他的时候,会不会心里就产生一种感激之情,可能还更有助于促进他改正他不听课的错误呢?很多事不是说我们错了,而是说我们有更好处理的角度,做什么事慢一些,软一些,人性耿直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你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恤他人,那就是更完美的处理方法了。
四、总结语
其实,善意的谎言就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可以理解为做事要方,做人要圆,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中以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变通的能力,这样既可以保持事情真实的一面,又能给他人一个回旋的余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化解一下矛盾,在不伤和气的同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