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养料”——直面不确定性
人的成长不是在无菌环境中“孤独”的进行,它是需要“养料”的。世间万物,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又怎么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呢?人作为主宰这个世界最高级的生灵,他(她)也难逃宿命。
什么样的“养料”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什么样的物质才算有营养?多少数量才是足够?没有一个人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法律是用来打压恶势力破坏特殊行为规范的最后底线,除此之外,人生没有最正确的答案,只有更适合自己的答案。
成长的“养料”从我们具有生命的那一刻就开始索取。母亲靠胎盘输送营养物质供我们生长与发育,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我们把母亲和外界的交流产生的认知(知识,情感,情绪),通过大脑神经元传输给我们,形成最原始的信息储存记忆。
早期的教育就是在无规律,无计划,无意识中产生,所以,教育的先驱是感受,是认知,人只是承载它们的媒介。因为人性的不稳定性,感受与认知也会参差不齐,这个时候,知识所产生的力量会在无形之中,尽量平衡这场晃动的幅度。这样看来,教育来自于知识的吸收,它能最大限度的让我们学着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前段时间把《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读完,突然意识到,她们颇为相似的出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参照她们的教育环境和人生经历,我简单的理了理三人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林徽因:出生名门,留学欧美,是林家的长女。从小被家族宠爱,而家族成员却吝于将这份爱分给她的母亲何雪媛。林徽因作为书香门第后代,与父亲关系非常亲密,从小在父亲的启蒙教育影响下成长为一个过于理智的人。父亲角色所要传达出来的力量感,在林徽因的身上得到了将近完美的印证。童年时期的林徽因没有真正享受过孩子该有的简单与纯真,她过早的领会到人情世故,学会察言观色,习惯把感情压制在理性之下,从小背负成年人的沉重感,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智与清醒。母亲角色的缺位在林徽因的成长中留有遗憾。“母亲”所要诠释出来的柔软与纤弱被她自己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自我认知所吞噬,她对母亲的爱来自于道德赋予大过自我感知。
张爱玲:出生没落名门,父亲学识渊博,活出一生旧文人的儒雅与闲适。母亲是新时代女性代表,她勇敢强势,拥有敢于奔向自由与平等的新生活思想,与张爱玲父亲的保守作风格格不入。她的母亲不甘于活在虚妄的贵族荣耀之下,从未停止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努力。张爱玲继承了父亲的文采与学识,也深受母亲坚毅刚强的性格影响,从小敢于做自己,却因为缺爱而渴望被爱。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张爱玲,极度想要抓住爱,却又不清楚什么才是真爱的她,最后爱得悲怜,爱到了尘埃。
陆小曼:出生名门,多才多艺,擅长京剧,在文学,绘画上深有造诣。从小出入上流社会社交场合,被父母疼爱,被众人高捧,天生优越感,从不为物质缺乏而担忧。她是被生活偏爱的女子,我行我素,活得自在,傲慢娇纵,至情至性。接受得住炙热的爱,也能任性妄为的把一颗火热爱她的心推向冰冷的深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她们都是一代才女,有灵魂有香气,却各有各的命运。她们生命的“养料”来自于哪里?是教育?是环境?是成长中无处不在的感受与经历?是经历过后不断成长的自我与认知?还是集合它们所有,得到的一份直面生命不确定性的能力?
生命的诞生很神奇,生命的成长很壮观,生命的理解很伟大。没有人可以对生命订下标准答案,成长也不会有规定的模板。我们在生于死之间不停的作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中不断的重识自己。感受爱,接受爱,付出爱,用爱包裹的生命才有温度,有温度的生命才会不断地制造出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