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理的“慢”,只有一颗静下来的心才能看见
卧于沙发的一角,眼神微眯,似是困倦,灵魂的感官却张开到了最合时宜的境地,只为这久违的清风,只为这尘世的烟火。
遇见一份美好,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你只要打开窗就能拥有,就能遇见世界的微笑和善意,从而疏解你的疲惫,让你的感官在贴近自然中回归灵敏。可是,太久了,我忘记了自己那双手除了在现实里疲于奔命之外,竟然也可以打开一扇窗,把自然的气息迎进屋子里。又或者迎进阵阵花香,或者温柔的阳光。
翻开丁立梅的散文,读着字里行间的暖意,也被女子雅致和煦的心境所折服,赞叹着该怎样出尘不染的心才能写得出这样的清秀好文。她享受慢的生活,在烟火与行走中活的肆意潇洒。生活本身没有什么负累,是人们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其实最好的就在我们的周围,或许只是你疲累时的一个软卧,烦忧时的徐徐清风,又或者迷惑时的暖心好文,就已足够。
有人叹:这样的生活不会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吗?其实,有些东西不是争来的。争来的也不会长久。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事,生活就是什么样子。与其勾心斗角去争名逐利,不如静下心来修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所以,当我们感叹生活不如意,遇见的人不如意时,不是对方不好,而是我们就该遇见这样的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孟夫子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你做事情不能如意,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生活已经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其实做好自己就已足够。自己做好了,该得的总会得到的。境随心转,环境的改变取决于你内心的改变。
而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人想要名,有的人想要利,有的人想轰轰烈烈,有的人只想安逸度日。选择的本身没必要谈什么对错,而是否能达成所愿,不在于外物的积累,而取决于内心的转变。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传统文化学习班,几天的学习下来,不禁热血沸腾。博大精深的国学创造,发人深省的感人哲理,一幕幕血泪的教训,都在冲击着我的感官,当下便痛定思痛,誓要从我做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几天里,也从生活上落实,改变了很多。爱人大跌眼镜的赞叹道:这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么有用啊!
以前我是从不主动做饭的,从那几日起,也心甘情愿的学起了做饭,也开始关注一下他的脏衣服。当我在某一个时刻突然有一种“过日子”的感觉时,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感动,这个感觉,是我以前没有过的。原来,付出,远比得到要幸福。这个心境的转变让我不再计较得失,做是为自己做的,心是为自己修的。修得一片柔软的善心,便自然会福星高照。
又何必去计较,何必去贪求呢!
闲时养养花,也是在培养一颗慈悲的善心。看似在养花,其实是在养自己。以前总也参不透这里面的玄妙,走了很多的弯路,现在虽也未能完全参透,但是大致明白了一个方向,总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这人间的雅境,皆在一枕慢里。慢不是懒散,而是一种豁达,是对岁月的谦卑和对时光的柔软,是善念里的温存和内心的平静。
不少人说想过“慢”的生活就到丽江去吧。也真到了丽江,和爱人一起。到古城玩了一通,却也真心失望,人为的痕迹早已取代了古城的原汁原味,哪还有什么慢的魅力!而生活在山寨里的人家,不过是贫穷所累,他们更希望的是可以走出大山。比慢让我体会更深的是,云南的穷,哪怕是在省会昆明,也是一片颓败的气息。慢的只是,上班的人们,速度慢的出奇的电瓶车,脸上还残留着没睡醒的困意和头上没梳好的乱发。如果,这也是慢,那简直对“慢”的境界是一种侮辱。
当然,云南有“慢”,不过不是在丽江,不是在昆明,而是在大理。大理留给我的好印象弥补了我对丽江的失望。错过了樱花盛开的时节却依然目睹了大理低调的繁华。美丽的房屋建造,以白色和蓝色为主,整洁有序,沿用古人的设计,飞阁流檐的屋顶让人仿若穿梭了时空,阵阵恍惚。街道上很干净,没有一点垃圾,让人不禁猜想住在这样房屋里的人们,这样干净的街道,他们的心境也一定很美丽。
坐着大巴车,行至洱海,碧海蓝天的景象浑然天成,让人注目垂涎。一行标语引人注目:洱海清,大理兴。是啊,大理人爱护洱海,所以千百年来才为我们保留了造物主的神奇,让后辈子孙们有幸饱览洱海原始的风光。心头一阵感动袭来,鼻尖微酸。若是祖国各地的人都像大理这般,爱护我们的自然遗产,那将会留存多少宝贵的景色。
可是,这样的景色,只有一颗能“慢”下来的心境才能看见。

行至双廊,面朝洱海,坐在一方木桌旁,服务生开始上茶。看着周围闲适的人们,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洱海边清风的亲昵,手里还有一盏茶香,无边岁月,都不及这方寸时光吧!我也淡淡的品茶,然而心里俗事太多,终也不能完全沉浸其中。这零星的时光又怎么能够呢!领悟“慢”的魅力需要长久在这样的意境里浸泡,才能领悟其中之一二的玄妙。而像我这样的红尘俗客,又怎能修行的够呢!
远行也只是一次对身体和灵魂的放逐,回到现实生活,回到柴米油盐,一切似乎又被打回原样了。而只有你知道,被清洗过的内心比以前干净了许多,那里面,装的下洱海的情,双廊的韵律,也装的下柴米油盐的琐碎,因为,生活的清风总在不经意间就从窗户外吹进来,带着阳光和花朵的气息和你打招呼,而你,也必然知道,这里就是洱海,就是双廊,它从来就不在远方,只在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