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焦虑的人才会看这篇
01
心理学家伯格柏林说过,如果想过的悲惨,就去同别人比较。
我深谙此道,常常有意无意的拿来折磨自己。人到中年,除了满满当当的焦虑一无所获。
我大三,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大学,家庭普通、经历普通、学习一般,常年处在学霸与学渣的分水岭,六级挂了,教资没考,驾驶证没拿,专业没兴趣,未来没方向,没有副业赚钱,万年单身狗,时而踌躇满志,多半混吃等死。
嗯,上面就是馨语温言的号主温言的真实状态,感到失望不要取关(随便你),否则我会更焦虑(假装的)。
焦虑,是那种语言描述不清楚的我对自己现状的「失落」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感」。
也焦虑粮食蔬菜,也焦虑世界和平。
嗯,猪肉又涨价了,香港动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2
画风突变吗,今天略显低沉,但我是个人,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我接受快乐,也无法排斥焦虑。
这个时代,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焦虑。不然你们也不会打开这篇推文了。(今天的我是个标题)
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
2018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中国城镇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3%
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接收「高刺激」,而时刻处于激活状态,当一件事情操作困难(预想困难),对大脑的刺激性就会降低,随之而来的焦虑感就像埋伏在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
越是有一大堆任务压着,越是么有办法开始行动着手做,越是自责越是内疚,越焦虑,越没有动力。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应该知晓的「负相关定理」。但其实多数时间我们却在「反其道而行」。
03
情绪如同洪水,疏导好过围堵,对待焦虑,接纳由于对抗。
面对焦虑,我们能做的:不要试图「与情绪对抗」,因为更差的情绪恰恰就是从对抗开始的,或是潜意识的,或是有意识的。
这条不抵抗原则适用于包括抑郁、消极、懈怠、拖延、愧疚等在内的一系列负面情绪。
要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就要先接纳它,然后再去了解它,看看身体试图向你传达什么样的「信号」。
当一段时间感到焦虑感明显的时候,停下手中的工作,不妨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关注一下你自己:
是否方向正确,以防埋头苦干却只做无用功;
是否过于劳累,需要时间调整放松;
是否方法得当,避免因低效率浪费有限的精力。
04
生活中的焦虑,往往是对「未来的恐惧」,虚无缥缈的事情总是足够吸引人花时间设想、失望、希望、再失望。
我要创造自媒体大V篇篇10万+的神话····然鹅文章阅读量屈指可数····又有小白逆袭成功了····我又看到可能啦····(白日梦)
频频出现的焦虑提醒我们「活在的当下,脚踏实地」。只有掌握了现在的机遇和资源,才有可能掌握并给未来创造机遇和资源,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与其花时间幻想不如走好脚下每一步。
(hhh忽然化身鸡汤博主)
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这句初中时拿来当做座右铭的句子放在十年后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当时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也不知十年后的自己并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好歹,我佛系了,有的人奋力追寻一生所愿,有的人碌碌无为,平平淡淡也是一种信仰。
把未来当做目标,那么脚下的过程每一步都成了煎熬,我想最好的目标应该是:此刻充实,此刻快乐。
文章的最后,小结一下:
1>焦虑人人都会有,是正常情绪。
(区分于医学上焦虑症)
2>接纳自己的焦虑感。(我是所谓注意力转移法的抗击者),嗯,是接纳,不是转移。
3>分析你的焦虑正在为你传递什么信息。
4>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最后,如你年轻,愿你鲜衣怒马,拥有不焦虑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