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意见如何常态化
我相信,任何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都会希望自己队伍形成坦诚提意见的氛围。但从上述讨论看,提意见的难度很大,成员提意见时容易产生心理负担。那么,为保持团队的开放性,可以怎么做呢?
事实上,你可以在团队里定期组织活动,推行一种格式化的表达方式,在一个封闭的场景里,让大家只聊三件事:
你希望我开始做什么事情。
你希望我不要再做什么事情。
你建议我在什么地方,哪些事情上投入更多。
大家可以通过一个制度化的方式定期交流想法。对团队成员来说,在这个场合提意见就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了。
如果你没有带团队,但幸运地在一个开诚布公的团队里工作,那你一定要珍惜这个团队,因为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可以这样开放,有活力。
如何接收意见?
当然,我们还可以转换角色来看,如何接受别人提的意见。
首先,我们要知道,对方在给你提意见前,调动了很多心力资源,所以你要表现出对他情绪的接纳去理解,感谢他。
其次,一定要给对方反馈。对方的意见你理解了没有?准备照着做吗?不准备完全照着做的话,你应该调用肯定反射,指出自己准备做哪部分。当你特别认真地接受并落实对方的意见时,你们就在无形中结成了共同体。
最后,在接收信息时要主动留痕,即,通过邮件或者交谈纪要,把对方提的意见记录下来,事后发送给对方。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你对对方意见的重视,也是在跟对方确认,看他是不是你理解的意思。
但你可能还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别人提的意见,特别不靠谱,你并不想落实,怎么办?
除非这个人是我们的直接上级或者某个利益相关者,否则绝大部分提意见的人其实并不关心我们最后落实的结果,所以一般人随口提个意见的话,我们展现出好态度就够了。
但如果对方就是我们的领导,还在盯落实结果,那我们就要坦诚地告诉对方,我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在和他们沟通时,千万不要用证明对方意见错误的方式来为自己辩驳,这样就伤害了对方提意见的感情。我们应该论证的不是对方提错了,而是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实际是可以把事情做好的,那么双方提意见的目的就达到了。
划重点
1.提意见,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把提意见转化成提建议;先发展关系再解决问题。
2.提意见的动作要领是,事前征求同意,把双方的共同体关系定义好,再给出具体建议。
3.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制度化,格式化的提意见活动,把提意见变成营造团队信任感,提高团队绩效的助推器。
脱不花《沟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