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3E女子商学院+加隐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是有些仓促的,不是看不完,而是对于一些内容没来得及再深入思考一番,这本书就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在成长的路程上,每一个阶段来看都会有新的收获,温故而知新,能时时与之为伴。接下来分享一下小半月读书的浅薄感想,望抛砖引玉,得到更多的感想启发。
纵观全书,与其书名契合,以七个习惯为脉络,加以详细解说。书的内容很丰富,从各种角度来分析讨论的读后感也很多,在这里我想着重聊聊第一习惯,因为我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对这个习惯感受最深,感想也最多。第一习惯,积极主动,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化或者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一个修炼成熟的人就如一张八卦图,阴阳两仪,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又保持着统一平衡。即现代哲学中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我从不以外界环境来归咎对错,我从来修炼的都是我自己,常常警醒敲打自己,反省自身。大方面来说我是积极主动的人,只要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就有十二分的勇气,以至于旁人都惊叹的勇气。但是有些时候我却会退缩不前,这令我时时有种压抑之感,而且这种压抑在我成人之后有增多的情形,这让我难以忍耐,阴极阳衰,物极必反,阴仪失控,我渐渐察觉到了不对,我的阳仪不屈,寻求反挣。午夜梦回我会忆起儿时的事情,那时的自己有一股劲儿,面向太阳,绝不会停滞脚步。这时时鞭策着我,我开始学习研究心理学,寻求自我突破。突然想起导师上课时说起的一件事,她说她发现她的一个员工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有畏惧的心态,她默默得观察并未出声,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指出了这件事,问她员工是否害怕,员工承认了,她告诉她不要畏惧,勇于尝试。听她说这事的时候,我居然从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我退缩不前的原因是只是畏惧,还是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之后导师出了一个问题,她说你是一个老师,你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每天花枝招展,从来只穿新衣服,衣服穿一天就扔,你在打扮上十分朴素,并不在意这些,你想劝她不要那么浪费,怎么才能让她听你的?同学们想了很多的答案,我的第一反应是都不对,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也称为“共情,通情达理”。你都没有换位思考,都不了解她怎么让她听你的?之前我的同学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事,你在为她好,你们不在同一频率上,她也接收不到你的信号啊,她认为你和她不是一类人。你可以尝试着走进她,甚至可以放下架子向她请教穿衣打扮的技巧,了解她的心理,模仿她,与她产生共情,让她改观你和她是同类人,才能得到她的认可,成为她的朋友,在润雨细无声中改变她的想法。这是我的想法,之后导师的答案也印证了我的看法,但是我在导师问还有没有其他想法时却退缩了,没有说出自己的答案。回过头来,我再来看那时自己的心理,明明是想的,甚至有些心跳加速,又想又不敢的矛盾心态,等导师说等待结束时,仿佛一口气就泄了,等在听到答案时,是果然又有些不甘。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更怕的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吧,不甘是怒其不争的自己,当退缩成了习惯,就会变成逃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这就说到第五习惯,知己知彼,知彼需要仁慈心,知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知彼我觉得我是可以的,而且还在慢慢稳步提升的。但是知己是我一直都在追求的,还差距甚远的。在知己上我尝试着用了很多的工具,这也是我之前对另一位导师讲生命数字时感兴趣的原因,有些收获,但不全部。《华严经》有云“静心之路,独自修行。勿忘初心,方得始终”。道理都懂,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愿我一直拥有积极主动的习惯,剖析自我,了解自我,突破自我。不再逃避,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