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目标4:睡眠】死磕“早睡”项目!
项目,在易效能范畴里,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成果产生的一系列日程与清单事件,匹配相关资源,比如金钱、人员的集合。也是一组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的行动。短期完不成,需要用一段时间,需要很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事。这些事情不简单,不像是一个步骤就能完成单一日历和清单事件,但它们又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早睡,是不是一个项目???以前,不是;现在,肯定是了。

说起来很悲哀,早睡都成了一个要专门死磕的项目了。可见,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要早睡是多么困难的事。
以前,早睡早起是多么自然的事情。我小时候看到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太阳一下山就睡觉了,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出去干农活了。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暑假喜欢去外婆家,也跟着早睡早起。早上睡饱了睡醒了,坐在外婆家门口石凳上,面朝一大面池塘,静静地看那一层薄雾在远方的田野和村庄上升起,早起的村里人赤脚走过挂满露珠的草地去古井打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草香,偶尔听到鸡叫蛙鸣......那些宁静清新的清晨,就像刻在我脑海里,实在太美好,永远不会忘记。

可是,我们长大了,有很多事要做、可做,心里还装了很多事。我们在城里生活,电灯电话抹掉了白天黑夜的分界线。早睡、早起就成了奢望。叶老师说:十点不睡觉,不要脸;十一点不睡觉,不要命。易效能提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道法自然,顺应天地规律。易效能是什么?重建生活方式!第一条是:早睡早起。早睡是第一习惯。没有早睡,早起就无法实现。不早睡,却早起,那是不要命。早睡为了健康,早起为了内心。


今天,我们就用易效能的项目管理方法——易效能项目管理PAS法则(P描绘画面,A描述行动,S排列行动先后次序),从早睡入手,先解决掉时间管理之基础精力管理之基础早睡问题! 无论什么理论,都要落地实施才有用。我们今天就依次来按项目管理步骤一起规划我们自己的早睡项目如何落地实施。

一、描绘画面(Picture)
1、明确宗旨与意义
为什么要早睡?早睡有什么意义?
文字分享、上麦发言。
* 睡眠就是充电。早睡可以健康,排毒准时,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 睡前晚安仪式从容,夫妻、亲子睡前悄悄话,增进感情。
* 睡前检视回顾获得满满的计划和充实感。
比如我家:
(1)见多了身边的癌症患者(北京分公司女博士总经理,加拿大回来十年,胃癌,猝死的两个投资银行精英就不说了),明白:健康是1,其他是0。没有健康,其他都等于0,健康是我人生最大的青蛙,我背痛,不通则痛,潜在风险很大,我也没有资格生病,老人老去,孩子还小,责任摆在面前,我必须无条件早睡,到点就睡,无条件优先安排健康事项。
(2)早睡,跟娃读绘本,说悄悄话,听睡前冥想音乐,让我和娃感到很满足、平静、幸福。
2、想象结果
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几点睡算早睡?睡眠质量怎样算睡好?目标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有明确期限的)。
比如:
* 晚十早五。根据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身体10点开始排毒,需要7-7.5小时睡眠,早上5点-5点半起。
* 睡眠质量:深度睡眠3小时,浅睡眠4小时。
* 可达到的目标,不是降低要求而是逐步分解目标,目标可以不断调整:有些人晚睡严重的,可以逐步达成目标。每个月往前提前半小时。
* 相关的目标:早起目标,睡前仪式启动时间...
* 有明确期限:一周内、两周内、一个月内...
——PAS法则的“P”,画面。要描绘画面,想象有画面感。想象美好,寻找图片,能引起你的共鸣和向往的图片。
比如我家:晚十早五,一觉睡到自然醒,清晨鸟鸣,公园空气清晰,睡饱了感觉很美好,拍了很多公园的清晨照片,晚上亲子共读的美好瞬间,监测睡眠的数据图片。

二、描述行动(Action)
1、头脑风暴分析 怎样才能达成目标呢?
结构化分析:5W1H分析法(原因、人物、时间、地点、成本、手段、方法),SWOT分析法(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障碍)。
第一个思维导图画起来:现状是怎样的,几点睡?为何晚睡,相关的事情、人、环境因素是哪些?有什么障碍?内在、外在的都分析到。 画思维导图,一个一个延伸,天马行空,寻找原因和对策。 比如:现在是12点睡,工作没做完、孩子衣服要洗。。。问自己,可以明天早上做吗?白天时间一点不能压缩了吗?。。。上麦、文字分享。
2、组织与整理
头脑风暴环节是把想到的都画出来,写出来了,但是,到我们组织整理环节就要评估可行性,用4D原则整理:删除、推迟、委托、做。
第二个思维导图画起来:整理出留下可用的、可行的、打算下一步要做的动作。
——PAS法则的“A”,描绘具体的行动。
通过对标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分析原因,找到障碍,列出破除障碍的各种方法、途径,综合考虑可行性,确定具体的行动。

比如我家:
* 现状:娃8点启动睡前仪式,喝奶、洗澡、吃钙片、洗漱,大部分时候8点半到床上讲故事、听冥想音乐和悄悄话,9点-9点半之间睡着。距离9点前睡着有差距。我跟着早睡,但是最近两周半夜2-3点会醒来一次,睡眠质量下降。
* 原因有:娃喝奶喝很久,晚上洗澡超时、读绘本超时、晚上我8点回去娃有补偿心理不睡觉、白天运动量不够、晚上玩得太兴奋。根本原因:“睡眠是第一教育”?这条红线,是否遵守??丫丫老师出门玩,孩子都必须9点前睡着,无例外。我的身体激素出现了问题。运动量不够,大脑很累,身体很懒。有些人可能还有心理惦记着事,事情没做完,对自己的一天不满意舍不得睡,没有成就感、满足感。
* 办法:
(1)日程清单、睡前清单,设定睡眠红线,倒推日程安排。
(2)倒计时钟表定时喝奶和洗澡、绘本拿薄一点的、白天加大运动量、晚上提前睡前仪式。
(3)尽量轮值陪娃、断网陪伴家人,增加亲密感和满足感,加强娃的安全感。
(4)用一个美好捆绑引导对早睡的向往:舒缓音乐睡前冥想,NOW软件7天舒眠冥想。
(5)记录有睡得饱饱的美好体验,强化正反馈。
(6)看中医调理身体,每天晚上按摩椅按摩、泡澡、泡脚、香薰瑜伽......
(7)心里有事的,易效能“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道术器用,清空大脑,自我管理系统打磨高效,获得掌控感、成就感、满足感。传统国学大智慧、宗教、正念冥想等修习,打开心胸 和格局,放下。
(8)成立早睡团,早睡打卡,抱团早睡。
三、排列行动的先后次序(Sequence)
排列行动的先后次序,包括两大部分:
1、整理出动作,分出动作的先后。
2、将动作分别录入软件,用工具来帮助提醒、督办执行:将行动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入日历、OF的日程。
——PAS法则的“S”,分出动作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比如我家:
(1)我自己,去看中医。给娃更新睡前清单,贴在床头。
(2)跟老人沟通确认:晚饭就要提前到5点-5点半。
(3)与老公轮值,6:30前回到家。提前睡前仪式启动时间到7:30,争取8:00到床上讲故事。
(4)跟娃做选睡前绘本游戏,引导只能在薄的书范围内选。
(5)孩子用倒计时钟设定喝奶、洗澡时间;亲子班现场支持和带班参与,精进亲子时间管理道术器用。
(6)跟老人沟通,白天加大孩子运动量,计时、计量;自己每天跑步、瑜伽轮换运动,每天与身体谈一次恋爱。
(7)睡前悄悄话和尝试打分游戏。
(8)让娃参与选睡前冥想音乐,每天晚上让他亲自启动音乐开关。
(9)自我管理系统持续完善,叶老师现场一阶课、二阶课支持。
(10)听金刚经,念心经、地藏经,学道德经......
(11)成立早睡团,监测睡眠质量,晨间日记增加睡眠记录,抱团死磕睡眠。亲子班里与小宝宝组组团精进宝宝睡眠调整。
好了,以上就是易效能项目管理PAS法则三大步:描绘画面、描述行动、排列行动次序,梳理完毕后,妥妥滴安放到我们的自我管理系统中,日历、清单、Omnifocus这些工具都会辅助我们大大降低执行的难度,我们只要照张抓药,过好每一天即可。
总之,一句话:晚十早五,无条件早睡,睡到自然醒。世界上最贵的钟是生物钟,学易效能重建生活方式,首先要学的就是睡觉、睡好觉、好好睡觉。分析了,规划了,剩下的就是:Just do it!今天晚上就开始!赶快呼朋唤友加入“早睡团”(微信songchanrong添加),让我们一起抱团,狠狠死磕“早睡”项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