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7你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你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今日与一学生交流,谈起人生的不易,遂想起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有一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感慨良久,不吐不快。
白天里,看台上威风凛凛、口若悬河,看人前谈笑风生、儒雅从容,看职场风生水起、信手拈来,看聚会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可是谁又能体味在夜深人静时,卸了妆面对真实自己时的悲伤和不得已。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总会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深夜,是一天下来集中消化负能量的时刻。”人生中的大多数负能量其实来源于和自己的对抗。有些人虽然讨厌白天的自己,但也不想做真实的自己。一方面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去演出,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又总不能如我们所愿,总让我们在失望中不断失望。我们对世界的失望,说到底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失望,因为是我们的所做所为让世界成为了我们失望的样子。
年幼时,看神话故事,最神往孙悟空的筋斗云,可以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我们又对其头上的紧箍咒进行选择性的忽视;年少时,看武侠小说,最神往令狐冲随性走天涯,但我们又对其身受剧毒进行了选择性的屏蔽。如今的我们,眼中更多看到的是舞台的C位和人生中的头名。可是,C位和头名一样,都是稀缺资源,都是人与之间比较得出的结果,更何况当你真正站在C位时,说不定会就变成了“落单的C位”——孤寂没落。抢不到C位,让我们失望,那怕就站在C位身旁也不快乐;达不到头名,让我们失望,那怕已经勇立潮头也认为是失败;说到底,我们对自己的失望,源自我们无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面对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成世人希望的模样,活得很累很累。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看起来什么都懂,只是不懂我们自己。好在,这个世界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能从别人身上读出自己,从别人的得与失中明白自己的失与得。“凡是我们能从别人身上看见的特质,都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某种特质的话,就不可能再别人身上辨认出这种特质来。”所以,古希腊神谕一直在提醒我们“认识你自己。”
黛比·福特说:“不是我们存在于世界中,而是世界存在于我们心中”。我们读书识人,其实是在读自己、识自己;我们为人处世,其实就是学习和自己相处。我们中间有多少人,用尽全力,都只不过想让这个世界不讨厌自己。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我们其实也常常陷入无助,承认自己身上本来就具有人类的一切消极因素,那么我们也许就不会为自己不完美而责备自己、厌恶自己。然后放下包袱,跟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把缺憾交给时间,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向着明亮的远方前行,拥有完整的人生。
也许,这就是我们给荣格之问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