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考”引发的思考
下面的图片是几个六年级孩子读书之后向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老师在强制读《史记》,过后的交流方式就是提问,学生们把读书中思考到的问题都带到课堂上来,铺天盖地问,有价值的问题先由学生们共同探讨,最后由老师给出答案。
从“思考”引发的思考 从“思考”引发的思考 从“思考”引发的思考 从“思考”引发的思考 从“思考”引发的思考 从“思考”引发的思考除了这些,我看过很多他学生的提问,有更刁钻古怪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在历史上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对于不擅长回答问题的老师来说,我们还要不要学生思考和提问。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提问是思考的表象,思考是一种思维运作的方式,思考力是在思维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作用力。它是做事成功的源动力。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在这点上普遍做的不好,他们在学习和读书的时候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去指责孩子,因为他们在学习和读书上的引路人是我们。
我好像从小就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一遇到“鸡兔同笼,靠数腿来分辨多少只兔多少只鸡”或是“一个水池从上面加水,从下面放水,什么时候能注满水池”这样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脑袋要么是锈死的,要么本身就是一块榆木疙瘩,而老师看我的目光加深了这种认识。多年之后我还想,如果当年老师可以教我一种思考数学题的方式,也许我高考数学和语文的成绩不会相差80分。
现在呢?我们的老师有没有鼓励孩子们思考,课堂上是否提倡自由而大胆的质疑,能不能把握住孩子认知发展规律在他们思维方式转型的关键期对孩子思维能力予以培养。没错,无论是思考力还是我们说到的思维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一个孩子从最初的具体形象思维到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是从9岁10岁开始的,也就是四年级前后。可是,老师们做的远远不够。
几轮课改下来,我们的课堂无论哪一个学科都按照: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分享、巩固检测来设计流程,越来越科学。可是我们仍然不愿意在课堂上鼓励孩子自由大胆的提问,我想大多数老师都是一样的顾虑:我们每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学进度需要保证;每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还有就是也许我们的知识储备无法应对孩子们随机的问题。
我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拿语文课举例。现在每篇课文的引路问题多由老师提出,能不能在初读课文之后,由学生质疑,老师把学生诸多的问题进行整合,用里面最有价值、概括性最强的问题引领学习。这一点在综合实践课程上做的最好,孩子们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提出很多有待深入挖掘的子问题,角度发散。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些子问题被有效整合,随着子问题的解决,大问题迎刃而解,答案饱满而深刻。
对于思维方式的锻炼,省培上四川省教研员的举例很有趣,他让二年级孩用“车”组词。第一个孩子组“汽车”,接下来的孩子说了火车、自行车。第四个孩子说了“开车”的时候,老师马上评价“你真棒,跟他们说的不一样。”后来,二年级的孩子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挖空心思去找不一样的词语,像修车、车辆、赛车手、晕车……这像不像思维训练课上问“砖的用途”答案很多,盖房子,当板凳,做格尺……甚至还可以拍人。像不像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和一个圈儿,让孩子去拓展一幅图。思维的训练可以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所有致力于培养孩子的人来共同完成。
老师只是摆渡人,一路上的困难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风景也由他们自己去领略。没有一个老师是无所不能的。上面那位老师擅长历史,学识渊博。可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目前能回答学生所有的问题,只是因为困住他的问题还没有出现,并不代表没有。如果我们能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或是面子问题。由学生提问迸发出的思维火花,经常能在与所有人的交互和碰撞中照亮课堂,甚至点亮生命。老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带着学生去探寻答案。不要忘了“教学相长”的思想出自《礼记》,我们不可能比孔子更博学。当然,如果你能更博学,你会像上面那个老师一样赢得更多的尊敬和爱戴。
至于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之类,跟你培养决定孩子一生发展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相比,实在不值一提。就像昨天隆化的新教育内涵发展会上肖局的一句话:“小学那点知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