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淡泊人生生活、文字

2018-10-31

2018-10-31  本文已影响197人  听雨江南久

                                                                   

                                                                    父                 

         父亲已经去世三年多了,我一直没能动笔写他,我怕那种撕肝裂肺的疼,让我不能自持。我想等我能够平静下来再写吧,我希望我自己笔下的父亲是他最真实的自己,而我就只在旁边默默默地呆着,默默地回忆和思念。

                                                                            一

        父亲一辈子都生活得很艰难,其中尤以分田到户之前最为困难。但他很硬气,从未对任何困难低过头。童年,爷爷和奶奶离婚时,父亲还不到十岁。奶奶带着三叔走了,爷爷在外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二叔比父亲还小五岁,一年四季跟在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哥哥身后生活。两兄弟缺吃少穿不说,还老被人看不起。小小年纪的父亲,就知道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每年都要带着二叔栽一点红薯以备饥荒。第一年父亲还不到十岁,用锄头挖好了一大块地红薯。当时,二叔还不到五岁,自然帮不了什么忙,因此老挨父亲的打。整整一下午,父亲力不从心忍不住默默流泪,二叔无故挨打大声嚎哭涕泪双流。傍晚,红薯栽完了,兄弟俩已满头满脸都是泥。每当说起此事时,父亲总是叹气!

        读初中了,学校离家有二十来里,只能寄宿。这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学校生活苦得很。别的同学回家总是想办法带点零食或炒点菜到学校改善生活,父亲没有办法,家里更穷,每次回家只能带几个米糠团回校。米糠团的主要成分是糠,加不到四分之一的碎米,蒸熟后捏成团。我至今想不出父亲是怎么把它们咽下去的。

        成家后,子女多,劳力少,单靠生产队的粮食是不够的。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总是吃不饱。爷爷常在外面买来半价的次等大米贴补,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父亲就在自留地里种蔬菜、红薯,来弥补粮食的不足。记得最多时,每天我家要吃掉十来斤红。大集体时,队里管理严,农活安排紧,社员们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安排自己家的活。红薯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时间,父亲就只能利用中午吃饭和午休的时间来忙地里的活。在我的记忆里,在分田到户前,父亲是从没有好好吃过中饭也没有午休过,即使是最热最累的双抢时期也是如此。

                                                                                    二

         父亲手巧,学过开柴油机,修锁,修水泵等,闲时也帮人修个锁,换个水泵什么的。其中对自己修锁的技艺颇为得意,每次谈起,总要列举一两个成功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父亲脾气大,对子女们难免大声吆喝,急了也动手。但对孙辈们却特别随和,他给我儿子做弓箭,编竹排,架秋千……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但我儿子喜欢。有人问我儿子: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谁最好?儿子每次总是毫不犹豫地把爷爷排在第一位。这让带了儿子好几年的外婆颇为不服,这都是那些玩意儿的功劳。侄女能走能跑了,春节回家过年,父亲便为她们扎灯笼。竹丝为架,淡红浅绿的纸糊好,贴花粘须,很费功夫。安了蜡烛或油灯,和其他孩子的灯笼一比,美极了。

        父亲脾气直,不会转弯,也不愿求人,老挣不到灵活钱。但家庭负担太重了,他总想在农闲时候挣一点钱贴补家用,于是看中了卜卦,看风水,算八字这个行当。为学艺,父亲很舍得花功夫。附近几个乡镇,算八字的瞎子,看风水的先生几乎都在我家吃过饭住过宿,这些人都是父亲的师傅。有几年,每到农闲时节,父亲就和一个姓纪的风水先生到处跑,提包倒水,执弟子礼甚恭。父亲特希望子孙中有人学一下这些东西,但我们兄弟都认为这是迷信,不想学。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要学好这些实在东西太难了,我们不愿意吃这个苦。

        父亲最重视的事情是送子女读书。他颇为自豪地说过,我年还未满五十岁,就已经送子女读了七十年书!确实不错,我们兄弟姊妹六人,有四个读完了高中,两个读完了大学,加起来共读了七十多年书。父亲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父亲不会经商,他是把种养业作为立家根本的。种田事多繁杂还往往要花大力气,父亲经常是从早到晚,在田里忙。有人就说,你的儿子都多大了,还读什么书,让他们回来帮忙吧,你一个人经常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会把身体搞垮的!父亲的身体确实是在这些没日没夜的劳累中逐渐垮下来的,但他从来没说过让那一个子女辍学回家帮他做事的话。其实,没人干活是小事,读书是要钱的。送这么多子女读书,经济困难,捉襟见肘就不可避免了。开始是每到开学时期借钱,到我们读高中、大学了,就一年四季都要借钱了。借钱的次数多了,就难免碰上脸色不好的。父亲受了气不愿出去,就给母亲下任务,什么时候,要借多少钱,母亲不愿意,或有时完不成任务是常有的事。可无论有多难,父亲从没有让那个孩子拖欠过学费、生活费。在生活上,父亲对自己非常小气,甚至可以说是刻薄了。我不记得父亲到底在什么时候添过新衣,什么时候惬意地休息过。我们从学校回家了,家里改善生活买了一两斤肉,父亲是不伸筷子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么一点点肉我一个人吃都少了,吃一两块不是让我更难受吗,还是你们吃吧!孩子们走了,改善生活就不可能了。有一次家里没有油了,十多天都没办法解决,父亲、母亲和大妹竟在家吃了十多天没有油的菜。即使是这样父亲也从没有动摇过送子女读书的决心。

                                                                            三

        父亲的身体历来不是很好,加上长年的劳累,垮得很快。四十岁那年住了一次院,到四十二岁那年就已经病得很厉害了。其实,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双肾结石外加尿路结石,应该是比较好治的。因为没钱,拖得太久了,到最后痛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坚持不住了,才到医院动手术。那时家里还有三个读书的,父亲没办法好好休息,出院两个月,家里收晚稻,又是长时间的繁重的体力劳动。至于营养就更没办法保证了。父亲的身体就这样慢慢变得不可收拾了。

        五十九岁那年,父亲再一次病倒,全身浮肿,呕吐,无食欲,意识障碍。到医院检查,是尿毒症。虽在中南大学附属二医院治疗一月有余,病情未能得到逆转,只能血透维持生命。到六十九岁去世,整整十年。

        开始的时候,为做血透方便,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房子。有一个做挂面的商人看到这个房子靠近马路,来往的人多,便想放一些面让父亲代销。五斤面一袋,销一袋可挣一块钱。父亲应承了下来,这是父亲一辈子唯一的一次经商经历。父亲做得很认真,但每次看到头发花白浑身浮肿的父亲为卖出一袋面而不得不同那些挑剔的婆婆姥姥们低声细语地说话,我就感到有些莫名的心疼。多次劝父亲不要干了,但父亲不肯,他总是说挣一块是一块,也能为你们减些负担。

        在生病的最后几年里,父亲不愿意让母亲陪伴到医院做血透了。几年毫无希望的陪伴,让父亲烦了,母亲累了。从医院到出租屋有两三里路,父亲打出租车去,做完血透走路回家。有一次估计父亲做完了血透,我去接他。父亲已经在马路边走了一段距离,大概是太累了,坐在马路牙子上歇气。父亲的脸色腊黄,枯瘦而青筋突出的双手无力地放在双膝上,眼里充满了无边的痛苦和无奈。见了我,眼里露出一丝喜色,却又很快地消失了,接着长长叹了一口气:我太累了!我不想活了!可我不能寻短见,你们兄弟姊妹为我治病费了太多的心,用了太多的钱,我不想让你们落个不好的名声。

        在一场注定失败的竞赛中,父亲整整坚持了十年。每天都在生与死之间苦苦地挣扎,是对亲人的爱,是倔强而不肯低头的性格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我很想念我的父亲,我经常在梦里看见他。梦里的父亲没有半点病容,总是在田里在地里做那好像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有时,一个梦明明跟父亲毫无关系,他也来了,抽着烟,坐在旁边微微地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