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一个凭意志画画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7070/99ab8d12904c3cef.png)
沿上海南京西路向外滩走,快到外滩的时候有一个地下道,由地下道入口下去,拐个弯,你就会看见地下道两边墙上的巨幅油画,亮亮的金黄色,浓郁的黑色,旋转的蓝色。全是梵·高作品的印刷品,包括割掉耳朵的自画像。
梵高如果地下有知,会不会欣慰得意地笑呢?
自画像上的梵·高是那么严肃,任我如何富有想象力也难以想象出梵高这样一个经历过人生巨大磨难的人是怎样面露笑容的。
我有幸见过梵高作品的真迹,那是在澳大利亚悉尼现代艺术博物馆,在一楼的一个拐角处,一块大约40cm×40cm的画幅上,一个农民的头像。远看几乎就是一块黑色,近看才能看清那农民的年轻木呐的脸。
感觉梵高用的油画颜料质量不是太好,画面显得很粗糙,颜料像干涸的泥浆。
我不知梵高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环境下画的那幅画子。那幅画子在梵高去死后许多年,静静地,有些像梵·高一样孤独地,占据着悉尼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小块墙面。它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梵高,述说着梵高试图借助这样一幅画面想表达的思想。
梵高真的想表达什么吗?从梵高的画里我们真的能体验出某种思想元素吗?似乎又不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梵高是个写实主义者,他画的是他眼中的令他兴奋的光和影。就他个人来讲,他是为把光和影捕捉到画面里而存在的。也正因为此,当他发现光和影不再令他无限地陶铸时,他似乎并不冷酷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梵高成为画家不象毕加索成为画家,是因为父亲的专横甚或野蛮的期望,同时,梵高成为画家也并非受益于美术学院或某个艺术大师。我们知道,梵高在从事绘画之前也做过别的工作,包括传教士。但当人生有了些许的经历,当对生命有了自己的独特思考,梵高在二十九岁的“高龄”开始了艺术生涯,而且,从他下定决心从事艺术之后,一天也没反悔过。他就那么认认真真地画着,兢兢业业地画着,不分白天黑夜地画着。他就那么决然毅然地画着,纵然贫困潦倒,即使遭受世人的冷眼,哪怕为艺术收藏家所不齿,一幅画也卖不出去。
如果不选择绘画,梵高也许会活的稍轻松些;如果不选择绘画,梵高也许不会经受那么多精神上的孤独;如果不选择绘画,也许,梵高就不会在三十九岁的时候匆匆告别这个他所热爱但当时却不爱他的世界。
谁知道呢?
我们惟一知道的只是梵高选择了绘画,并且成就了绘画,以区区十年的努力,达到了千千万万的艺术家难以企岌的人生高度。
生命是什么?意志是什么?梵高的画,以及梵高的人生,让后人不能不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哲学性思考。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理想,都想过让人生发光发热,泽被后人。但我们有几个人真正为“理想”奋斗过?
梵高做到了。这个可爱的,孤独的,令后人惊叹的梵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7070/56a19345b1454dc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7070/c8170bae6e6a6aa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