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可以是一场表演吗?
最近看到一个观点,“写作也是一场表演”,觉得是个可以讨论并有所启发的话题。
在文章存在的意义这一篇文中,作者把某一类为读者所写的文章,定义为了一场写作表演。说“现代文章存在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表演,带表演性质的文章才有门票收入……”“所以如果你觉得写作很容易,大抵是因为你是在表演着写作。”
标题为“文章存在的意义”,我想也可以转化为说写作的意义。我们在不停地写文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也觉得写作很“容易”。在之前有想法的那段时间里,似乎只要看到一个引发思考的点,便能洋洋洒洒1000多字便仓促而就了,颇有些“自鸣得意”之感。于是发一感慨,觉得自己还挺能写的。这是以自己的发散思维与写作字数来定论了。写完之后,自然是想要更多的观众,于是还把文章转到了空间,想让同学们也来看看。的确有人被吸引来了,那时候的阅读量,最多也不过500。
我想,在那样的情境下,写作的确是有表演之嫌了。我更看重的,并非“文字”的内容,而是我能写出这么多文字的一个能力,想显得自己已经在努力了,想显得与众不同一些。而对于自己的文字是否产生了某种影响力,却没有多少顾及。或者说,不珍惜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只是把它稍加组织一下“排”出了思想之外。于是也不会再回过头来去想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错漏。
显然的,这种写作方式持续了很久,而且终究没有获得多少的起色。我感觉成长得非常缓慢,尽管已经日更了接近100天了,我还是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此前的积累,始终感觉不能为自己所用。不过幸而,日更培养起了我的一些习惯,即使在忙碌一天之后,也要坚持在简书上发表一些只言片语。
作者在文章中说,
“日更一篇”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不是科学。
其实日不日更,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可介意的了。它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更像是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让我们更好地保持对于写作的定力。
关于日更没必要再怎么争论了,不必将它当成一项十分特意的事情,其实也只是一个习惯,因人而异即可。
由此我想到的是,其实关于写作的意义,也没必要再争论了。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写作这一行为,早已被拉下了神坛,无论是怎样的创作者,再也不必有,也不该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无论是日更多少千字,无论已经写了多少百万字,它都只是一个常态,而并非可值得夸赞与炫耀的东西。
写作的“表演论”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它既存在,必然有其意义与价值。只是如果我们能跳出来看,也不失为另一种新奇的角度。文章的作者有一个拷问,
“当全世界剩下你一人的时候,你还会写作吗”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写作”本身,而更委身于思考、逻辑、情感这些写作的“本质”的时候,我想,写作的表演性质才能慢慢驱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