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诗社旅行·在路上想法

《红楼梦》原稿最后一回——第七十八回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4人  我未成名
止于此!

文\大江河

根据周汝昌先生说,《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末,《芙蓉女儿诔》结束后蒙府、戚序、南图三本皆无任何文字。

随后得知周先生历经五十六年整理《红楼梦》,可知先生对此书的喜爱程度以及其毅力超于常人,笔者颇受鼓舞!

周先生从一九四八年秋,将“甲戌、庚辰、戚序”三部古钞真本齐聚而详细汇校。作为一名普通阅读者,能轻松读到曹公的真迹也算是缘分和幸运。

记得首次阅读时候,笔者人物关系记不住也搞不懂。当读过二三遍之后,才略微体会到一点文章趣味。

据周先生所述:第六十四回以后,写尤氏二姊妹的几回书文,便是补缀之文,文笔气味,感情境界全然不同了,能感受此种差异,便不为其劣笔所惑。

庆幸,笔者虽不才,却感性的很,而立之年跟小孩无异,有时全凭直觉读书。若不是曹公笔墨真迹,读来犹如饭中含沙,硌牙一声!

笔者也没有材料证据,有时会感觉这第七十八回略显的不够真实。脑袋里会突发奇想,这可能是脂砚斋亲友代笔挥成。

很不理解,柳五儿在王夫人的一句话中,突然得知芳逝了;贾政的转变也很突然,像突然就想开了,不再逼迫宝玉追求功名利禄,反而喜欢儿子的才情了。

所以,此回除了宝玉悲伤为晴雯所作《芙蓉女儿诔》,让笔者感受到贾政跟宝玉之间的浓浓父子情。

原文:

又向宝玉笑道:“如此,你念我写上,不好了,我搥你那肉。谁许你先大言不惭了。”

一位作诗,一位替其誊录诗,中间诸如“休谬加奖誉,且看转的如何”、“还不快续!这又有你说嘴的了。”等等此类言语必出严父口中

政老爷面上虽如此说,心里却喜不自胜。此情此景可谓父子情深!

宝玉诗作说完,贾政笑道:“虽然说了几句,到底不大恳切。”

这个评价对宝玉来说是很高的了,此时宝玉心情不佳,听到如此的褒奖,按理也该高兴才是。

宝玉访黛玉不遇,后又见蘅芜苑人走房空。

文中宝玉问身边的一位老婆子,老婆子道:“......你老人家请出去罢,让我们扫扫灰尘也好,从此你老人家也省跑这一处的腿子了”。

“老人家”虽说是老婆子的调笑之词,笔者却仿佛看到了后四十回文末宝玉重回大观园之情景,白发苍苍、瘦骨嶙峋,面前残垣断壁,花枯水竭。

正当繁华往事不堪回首之时,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的气骨非凡,吵吵闹闹来至宝玉身边。

那僧开口道:“善哉,善哉!红尘乐事不过是过眼云烟、到底是一梦。”

宝玉回头欲言语几句,怎奈心中思绪万千,却是喃喃自语,不知所云。

那道人笑道:“此案已了,多言无益”。遂夺去宝玉的朽木拐杖,同那仙僧携着宝玉飘然而去。

一缕青烟化作那大石,仍在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从此,石头再无灵气,纵然能言语,却也无济于事。

僧道二人,说说笑笑,飘然不知所踪......

笔者笔力有限,洋洋洒洒随心写出,痛快了表达的欲望,舒服了自我的内心。繁文缛节不再累赘,聊胜于无吧!

顺祝阅者节日快乐!


                      于二零一九年 七夕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