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人私房话每天写1000字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索然无味的

2018-11-11  本文已影响10人  云来的声音

大学毕业已八年,一位女同学通过身边各种朋友辗转联系上了我,想跟我叙叙旧。

我很感动,对这份真挚的热情。

然而见面之后,我们却不欢而散。

女同学已婚已育,因对象收入中上,她已安然在家做了三年的全职太太。

而我,毕业八年来,除了有份算是体面的工作,于个人生活上,并无大多进展,仅仅只是有个合适的对象,正在相恋阶段,还远未达到热恋的程度。

女同学坐下来不久,就开始打听我的私生活。我坦诚相告。

她十分不解,怎么还不赶紧结婚,都已经三十好几的人了。

我对此很不想回答,赶紧扯了些别的。

谁料,女同学完全没有会意,居然不死心的又一连两次把话题拉了回来。大有不谈论此话题,我们就无法继续交谈下去的趋势。

我避无可避,只好敷衍说我现在还不太想结婚。

女同学立刻抛出她的第一个观点:那你俩应该不是很合适吧?要不然都到这份上了,还不赶紧结了啊?

WHAT?都到啥份上了就得必须结啊?仅仅因为过了三十岁,就得遇着差不多的就赶紧结吗?那人家还有相恋大半辈子不结婚的呢?

谁料我还没说完,这世界是多元化的,结婚并不是必须的之类的时候,女同学打断我,说,人到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样的事情。然后,还给我举例子,说她有个表哥,跟她表嫂结婚多年了,还没要孩子,家里老人着急的不行,逢年过节她回家,就被老人拉着念叨一通,老人还哭着让她去劝哥嫂……女同学继续说,你们这么大年纪了,就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吗?

呃……连“不孝有三”这样的道德绑架都用上了。

我觉得这真是最狠的一招了!所有不按结婚生子路线走的人,几乎都得碰上来自亲人朋友的“讨伐”,最戳心窝子的就是,你不为自己想,总得为父母想吧。

可我还是想反驳,为什么我的人生,我不可以自私一把呢?父母所有的干涉,归根结底还不是怕我们选择的道路,未来会更坎坷吗?如果我硬气的,过好了自己的人生,父母到底会放下心来的吧。

我对女同学说,你不仅不能去劝你哥嫂,反而应该反过头来去劝他爸妈吧。哥嫂选择丁克,或者暂时性的不要孩子,一来,可能人家就是喜欢二人的世界,这时候,外人的劝阻,只会败了他们的兴致;二来,也或许是夫妻身体有疾,要不了孩子,这时候,所以亲戚打着关心旗帜的催劝,都只会往人家夫妻俩的心窝子里捅刀啊……

女同学被我分析地哑口无言,却始终坚持,不结婚不要孩子,就是离经叛道之举。正经规矩的人生,怎么可以这样!

俩人不欢而散!

回来的时候,我有些悲观。我以前一直觉得,不开明的人群,只存在于我们的父辈及以上年龄层的人,而像我同学这样,受过大学教育,目前又准备缩紧裤腰带也要买学区房好好教育下一代的人,怎么也会有这么传统的思想呢?以前大学的时候,没发现她这么传统啊?我甚至阴暗地想,是不是婚前觉得什么观念都可以接受的人,结婚后,就觉得只有结婚生子才是正道了呢?什么单身、什么丁克、什么同性恋,都是自己心里有病吧?因为自己已经已经进了“围墙”,总得把那些未结婚生子的也拉进来,方才觉得心里踏实吧?

想到《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对婚后女人的评论:“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我倒没有贾宝玉这么激愤,只是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发现,许多人过着过着就变得越来越“轴”了,眼界越来越短,总觉得自己过得才是对的,与他不一样的人,对他来说,要么是矫情,要么是瞎折腾。之前有文章,说女文青的那些矫情病,生个孩子就全好了。可也许有些女文青,人家就不想生孩子,就觉得别人眼中的“矫情”是生活的乐趣呢?

我始终认为,这个世界应该多元化,每个人应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样,人才会越来越有底气,可以不用局促的过一生。而要促成这个世界的多元化,应该首先从我们自己的眼界开始,别去看不惯别人的那些“矫情”,别去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横加指责。人更要切记,年纪大了,也要努力地跟自己所习以为常的“三观”斗斗争,别活得越来越狭隘,还自以为自己正确无比。谁又能拍着胸脯说,到头来,自己的人生就没有遗憾呢。

文章的最后,我突然想到,我这么振振有词地分析,反过来站在女同学的立场,她应该也会理直气壮地想:没结婚的人就是矫情,等以后想结婚生孩子却要不上了,就等着哭去吧!

唉,你看,想要说服别人,多难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