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一碗羊杂碎
文/zero007
西安今天下雪了,我坐在靠窗的办公桌前,望着街道上不多的积雪,想着今天下班还是走着回去吧。
对桌的小李打开了窗户,深呼吸一口,做出无比陶醉的样子,说:"终于可以呼吸到干净湿润的空气了,这会要是热热乎乎再来碗回民街老马家的胡辣汤,那该有多幸福啊!"
我没接话,心里却想着,什么老马家胡辣汤,这个时候要是滚滚间来碗老家的羊杂碎那才是幸福呢。
我的老家在陕北榆林,那是一个典型的四季分明的北方小城,素来有着"小北京"的称号。
虽然那个小城不算是大都市,但是土生土长的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的家乡。尤其这几年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家乡日日蓝天白云更显珍贵,也更适合居住。
相较于蓝天白云,在这寒冷的下雪天里,我更想念家乡的那碗滚滚的羊杂碎。
在老家,羊杂碎就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一碗羊杂碎就是一种情怀。
是不是很香呢?榆林人爱喝酒,每每在推杯换盏,酒酣耳热,眼看就要酩酊大醉之前,一定要互相再次约好:明天早上到哪哪哪,咱弟兄们再滚滚接喝碗羊杂碎。这场酒摊场才算是有始有终了。
榆林人把羊杂碎的制作过程叫作滚羊杂碎。饮食习惯也不叫吃羊杂碎,而叫作喝羊杂碎。盛羊杂碎的碗过去都是那种大粗瓷碗,现在有些店改进了,怕人们烫手,改成那种不锈钢的双层保温大碗了,有些老店还是用那种粗瓷大碗的。
羊杂碎的制作及精髓也是颇有讲究的,是羊内脏与羊腥汤的完美结合。炸土豆条与炸豆腐条一定要用羊油炸,炸豆腐条要与原汤一起提前下锅。
炸土豆条和香菜如果店家做的是良心羊杂碎,必定会将羊脑子也混入汤内用来提味,而羊脑子的配比标准是三副羊杂碎一颗脑;喜欢重口味的羊杂碎店则会在羊杂碎原汤中加入羊小肠,这样的杂碎醇厚而鲜香,深受榆林耿直憨厚的汉子们的喜爱。
至于羊杂碎的辅料配比与制作也是相当有传统技术含量的:调味的辣椒也一定得用羊油炸出来才香,当一锅羊杂碎即将出锅,炸土豆条生葱生香菜就要立即花洒入内,不宜迟也不宜早。
一锅羊杂碎的灵魂就在于它的汤,汤最关键的三剂调料是姜面、味精与胡椒面。每一味都有比例,每一味都不可缺少。
羊杂汤每天早晨,不管你是身处在榆林的哪个方位,附近一定有几家口碑比较好的羊杂碎店。这些店通常只有早上营业,一到中午就闭门谢客了,因为羊杂碎是榆林人早晨的刚需。
我对羊杂碎最初的记忆是在刚上小学时。在我家的巷口有一家老字号羊杂碎店。每天早晨小铺门口总有一口大锅,老板按照一道一道的工序将杂碎、炸豆腐条、粉条、调料入锅,边入锅边搅拌,然后将炸土豆条、葱花香菜花洒上去,再然后一碗一碗出锅递给排着长队的人们。
我和爸爸总是不在家里吃妈妈准备好的早点,就喜欢去喝家门口这家羊杂碎。因为我人小,爸爸怕烫着,通常是我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把碗放在高一点的凳子上喝,爸爸就蹲在我旁边端着碗喝。
爸爸时不时地叮嘱我,慢点喝,小心烫着了,我喝着滚滚的羊杂碎"嗯嗯"地应着。父女俩喝完羊杂碎,爸爸牵着我的小手,把我送到学校,他再去上班。
上了县一中,校门口也有家羊杂碎店,和我家巷口那个店规模差不多,一样的程序,一样的排着长队的老老少少。
爸爸也随着我转战到这家店里来了,只是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爸爸牵着我的小手,而是我挽着爸爸的胳膊一起去喝羊杂碎,而且我也会像爸爸一样蹲在地上端着碗喝羊杂碎。
这样的情境在我离开榆林去外地上大学时,经常出现在梦中,不是爸爸牵着我的手,就是我挽着爸爸的胳膊一起去喝羊杂碎。梦中醒来,还能感觉到爸爸掌心里的温暖和羊杂碎的鲜香。
每次回榆林,第二天一早的早点必须是爸爸陪着喝羊杂碎。尤其是冬天,一碗滚滚的羊杂碎喝进去,五脏六腑都妥妥的舒服,浑身上下暖乎乎的,没一处不是妥帖的。
小李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窗户关上了,我感觉有点热,松开了身上的披肩,也把自己从家乡那碗滚滚的羊杂碎的回忆中拉回来。
我拿起手机,给远在家乡的爸爸发了一个微信:周末回榆林住俩天。爸爸秒回:想我和你妈了还是想羊杂碎了?我回:想和你们一起喝羊杂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