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红叶_yeah

雍也篇第六

(七)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解读: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因为季氏不忠于鲁国国君,所以闵子骞拒绝去他那里做官。孔门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从事政事,赡养父母,以尽孝道。但在道义与富贵之间,孔子还是注重道义在先。闵子骞为此也会经过内心痛苦的挣扎,最终选择了道义,把老师孔子提倡的仁德理想,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目标,并身体力行。   人生会面对很多的选择与诱惑,但人在一段时间里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才有的,如何取舍是我们人生中一直在做的命题。如何做好取与舍、进与退需要的大智慧。如果不顾仁义,不当取而取、不当进而进,那么很有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方向性的错误,或是不慎失足而成千古恨,或是误入歧途而身难返,或是与恶人为伍而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逐利忘义,看不到利益旁边的陷阱,那就很容易了身陷泥潭,随波逐流,最后迷失自己,贻害无穷。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才有得,如何取舍一直是我们人生中需要做的命题。

(八)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ou)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fu)!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孔子的弟子伯牛,他名字叫冉耕,得到了一个恶病,大概是一个晚期无法治疗的疾病,孔子前往慰问。“子问之”,去慰问他。因为伯牛染上这个恶疾,可能会有传染性,所以伯牛的家人不愿意让孔子进病人的屋里去看望病人,所以不得不隔着墙壁,从窗口去相见。这个“牖”就是窗口,所以“自牖执其手”,是从这个窗口那里握住伯牛的手。然后孔子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个“亡”有两种讲法,根据孔安国注,这是讲丧亡,说伯牛怎么就要死了?“命矣夫”,就是这是天命吗?这个是亡当作丧亡讲。另外还有一个说法,亡是念作无,就是无之,无就是没有,之是什么?是这个道理,就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么好的人,这个“斯人也”,就是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患这么样的恶病?这是难道是天命吗?“命矣夫”,就是命,是天命。两种说法都可以说得过去,其实意思都不会抵触。

解读:   

那伯牛为什么有这个恶病?不是他这一生,不是这一生的业果,是他前生的业果,前生一定有造恶。人没有遇到圣贤之教,往往会糊涂,做出一些恶业,感得今生有果报。今生伯牛能够跟孔子学习,不再造恶业了,所以他现在这个病是消他的宿业,来生就好了。所以孔子给我们的教育是循循善诱,抓住每一个机会点给我们教化。抓住伯牛的手就说,“命矣夫”,告诉我们一切都有因果,谁都逃不了因果,哪怕是像伯牛这样的贤人,他也有因果。圣人也有因果,孔子他晚年还丧子,这不也有因果吗?但都是宿业,只是圣贤能够不昧因果,不昧就是他不糊涂,他对因果清清楚楚。所以在遭受恶果的时候,他的心很坦然,他不会怨天尤人,他能乐天知命,这是君子,这是圣贤。 所以孔子这里说的命字,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因果非常的重要。

(九)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解读: 颜回乐什么?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瓢喝水,也不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乐。至于到底乐什么?   不过,孔子说过:“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飘浮的云一样。”   这一段夫子实际上与他对颜回的描述极其相近,只不过明确地点出了主题,这就是“义”。如果不“义”,就是再富贵也没有意思,相反,只要心中有“义”,就是吃粗茶淡饭,睡觉连枕头都没有,那也是快乐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徒。作为孔子的第一高徒,颜回和老师一样,都是以“义”为乐。这个“义”,也就是仁义、道义。所以,孔子也好,颜回也好,都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有了道义,才能够安于贫困。说到底,也就是安贫乐道,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   当然,孔子、颜回都是圣贤级的人物,风情高达,所以能做到安贫乐道,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要修养到那个境界可真是难得很,也就只好“不堪其忧”了罢。   安贫乐道是孔子所推崇的,颜回不追求锦衣玉食,潜心追求学问,自得其乐,符合孔子的思想,所以孔子夸:贤哉回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一个注重自身享受,整天和别人比吃穿,比车子、房子的人,很难想象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和大学问的。      

(一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译文:

在《论语》的前面提到季康子希望孔子的高弟能出仕为官,别人没有答应,冉求却做了季氏的家臣。孔子应是不以为然的,接着提出了三个仁德很高的弟子来劝诫冉求——闵子骞宁可离开家乡也不愿为官,冉伯牛身患恶疾也不改志向,曹颜回箪食陋巷却乐在其中。那么冉求说了什么呢? 冉求说,老师啊!您别老批评我啦,并不是我不愿意按您说的去做啊,实在是心有余而力足不足啊!孔子一针见血指出了冉求耍滑头,孔子说,你别说什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是已经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了,做了一半,力量不够半途而废。现在你根本就没有去做,就先给自己划定了界限,认为自己力量不够做不来。应该不论做到做不到、不论成功与否,都努力去做,坚持不懈,做到哪算哪,而你还没开始就说力不足,岂不是自甘堕落吗?到目前为止这是孔子对学生最严厉的批评。

解读:

是能力问题,还是思想问题?从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学问产生了畏难情绪,将学业上的差距,归因于客观。当然,学习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也是艰巨漫长的,逐步积累的过程令人望而却步,只有锲而不舍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只能使人裹步不前。孔子认为,致力于仁德,就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一一)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君子儒和小人儒,孔子希望子夏能做君子之儒,莫做小人之儒。 什么是君子之儒,什么是小人之儒。君子之儒应是才通古今,达艺全能,而且要人情练达、深通世故。小人儒则是纸上谈兵,说的头头是道,做起来一塌糊涂。

解读:  

君子儒与小人儒 孔子提到了“君子儒"与'小人儒”。“儒,学者之称"。所谓学者,也就是有点学问的人,或者说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若是将自己的智慧用在正当的地方,那他就是“君子儒":若是他将自己的智慧用在不当的地方,那他就是“小人儒”。做君子儒是孔子对子夏的教导,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处世原则。 在古人看来,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不就是为了能够拥有一颗仁义之心,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且还能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产生愧疚感,并勇于改正的思想觉悟吗? 宋朝的秦桧就异常聪明,不但通读匹书五经,还精通书法,擅长权术。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很有正义感,也将自己的聪明用在了正当的地方。可是,到了后来他却被权势、金钱迷惑了双眼,进而变得贪得无厌。而且,他还借助于自己的权势,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等忠臣。秦桧虽然很聪明,但却用在了错的地方,是个十足的小人。 在现实社会中,将自己的智慧应用到造福社会或发明创新上,就是君子所为;若是将它用错了地方,智慧就会变成投机,聪明就会变成耍“小聪明”,是小人之举。现在大部分商人为了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将聪明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健康上,反而在食品里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之类的有毒物质,不仅严重欺骗消费者,而且造成严重恶果,这就是将聪明用在了不当的地方,是小人行径。 倘若商家能将“聪明才智"用到新产品的发明创造上,也许还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成为伟大的企业。可见,聪明只有用对了地方,才能产生无限的效益。若是将聪明用错了地方,到头来可能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已。

(一二)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dan)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yan)之室也。”

译文:

澹(但)。偃:子游的名。 子游为武城市长。孔子说:“你在那得到了人才吗?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一贯走正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澹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少孔子39岁,鲁国人。曾跟随孔子学习,孔子见他长相丑陋,认为没多大才能。 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为人光明正大。 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国)。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走到哪里各国诸侯都竞相欢迎,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孔子曾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

解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起初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澹台灭明长相丑陋,认定不会有多大的才能。可是后来孔子感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说明孔子对澹台灭明的看法是错误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大多都是以貌取人,总是认为长着一副好看的皮囊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脸和五官动刀子,希望好看的皮囊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便利,殊不知内在与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澹台灭明为人正直,虽然长相丑陋,可是名下有学生三百,正是说明他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优点,子游更是夸他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没有公事从不到屋里来,为人光明正大。 我们应该更注重的是如何充实我们的内在,多学习多读书,学习才是我们终身的使命,外在始终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只有肚子里有东西才是踏踏实实的。

(一三)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孟之反,鲁国的大夫,当时统兵的将帅之一,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其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解读: 战争是无法预测的,一般都要做两套方案,胜利、败退。其实败仗比胜仗要难得多,历史上败仗打的最好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却未失一兵一卒,可见诸葛亮每次都做好撤兵的准备,也许他内心根本就不想进军中原。此处的孟之反修养很高,不居功,而且把功劳说成是马慢,化解同僚的嫉妒,一方面表明当时鲁国政治环境不好,另一方面表明孟之反很有自处之道。 的确,不论胜败自古论功行赏,争功推过是很多人的本领,本来胜利了,可争来争去争出一大堆仇人冤家,下次打仗怨恨在心,必败无疑。历史上例子多的是,就如太平天国,还没打败清廷,自己争来争去,内部发生矛盾导致彻底失败,得不偿失啊!

(一四)子曰:“不有祝鮀(tuo)之佞(ning),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祝是当时的官名,管宗庙、国家祭祀的官,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祸乱的事情。

解读:

这好像是孔子在发牢骚,身处乱世,如果没有祝鮀那样能言善辩的口才和宋朝那样美丽的容貌,在社会上就不能幸免、不能成功、就吃不开、混不好。必须才貌双全、缺一不可。而当今社会不需才、也不需貌,只认钱,有钱就是任性,可见现今社会更乱。

(一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解读:

孔子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孔子叹息完乱世难免,接着说有谁能不经过大门而走出屋外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道路呢?这也是孔子的一种比喻,从大门走出才能走上正道。不走正门就只能走旁门左道,在孔子看来那样是不行的,虽然当下也许是捷径,也许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可终归要自食其果。现在大部分人的毛病是急功近利,只看当下,常说谁管明天什么样,快活一天是一天。孔子还是希望大家能走正门、行正道。

(一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解读:

孔子说,原始、朴实超过了修饰、文采就会显得野蛮、粗鲁;反之装饰、文采超过了朴素、质朴就会走向衰败、成为历史。也就是说如果一味按照本性、原始的状态发展,没有文化、礼仪,人类社会就会野蛮、落后;可一味提倡文化、装饰,不注重原始的人性,就会虚伪、动荡。要注重共同的发展,其实勉强也可以说是两个文明一起抓,要配合得恰到好处,达到“文质彬彬”的效果,就会出现君子之态。一个人究竟是性本善,通过后天的污染变恶了,还是性本恶,通过后天的学习变善了,人性中本来就善恶参半,善恶共存,很难说清楚。作为一个人,如果质胜文,则缺乏文化修养,显得有些粗鲁庸俗;如果文胜质,就显得过于虚伪,或者成了书呆子,显得有些迂腐。可怎样才能配合得恰到好处呢?太难了。其实这段话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