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局部偏见
有一次做完一个活动,我和一群刚认识的朋友一起去喝酒,其中一位是东北人。
他一共喝了两瓶啤酒,就直呼喝不下去了,再喝就要醉了。
这时候就有人说:“你不是东北人吗?东北人都那么能喝,你怎么喝了两瓶就不行了?”
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局部偏见。
什么是局部偏见呢?
所谓局部偏见,就是用单一原因来给整体下结论,用局部给整体做定义。
换句话说,就是以偏概全。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叫做“我们终将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这是件好事吗?”
黄执中站在反方,举了“家庭暴力的轮回”、“受压迫者变成施暴者”、“被侵略者变成侵略者”等例子,来证明这是一件坏事。
这时候正方的罗振宇老师站起来,一句话就击破了他的辩论。
“这个题目的辩题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终将,第二、都。你刚才说的例子都是极端少数,不在本辩题讨论范围之中。”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用全面思维击破以偏概全思维的例子。
我很喜欢辩论,因为在辩论当中不仅是语言的对撞,更是思维上的交锋。
再举一个例子——地域黑。
XX地的人坏,XX地的人看不起外地人,XX地的人都没素质……
或许是你交了一个朋友,他伤透了你的心,又或者你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人都骂某地的人,就立马下来一个定义,XX地方的人,都不是好东西。
比如山东人都会开挖掘机,吃饭必须大葱蘸酱;陕西人头上都裹头巾;贵州人都会下蛊;东北人都能喝酒;四川人都能吃辣;蒙古人都会骑马…
这些都是典型的局部偏见。
举几个我们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
我被前任伤透了,所以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他这次工作没做好,所以他是一个能力很差的人。
我英语怎么学都学不好,所以我对语言没有天赋。
用一段情感经历来定义所有男性女性;以一次工作失败定义这个人的全部能力;以英语学不好定义自己全部的语言天赋。
这都是以局部定义整体,用单一原因定义整体原因的局部偏见。
好了,现在我们通过三期节目讲清楚了线性思维下的三个偏见——时间冻结偏见;结果偏见;局部偏见。
让我们整体回顾一下:
时间冻结偏见:以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默认未来会跟过去一样;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不会有跌宕起伏的变化,都会匀速直线的固定发展。
结果偏见:当你看到一个结果,你就去自动寻找一个原因,并且坚定地认为,这个原因就是导致结果的唯一原因。
局部偏见:用单一原因来给整体下结论,用局部给整体做定义。
现在再看一下线性思维的定义:所谓的线性思维,就是单一维度的、单一速度的、片面的、简单复制、残缺性的思维方式。
这时候,你或许就可以全部理解线性思维背后的机制了。
我们总结一下规避线性思维的方法论:
1、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不确定性的。
2、不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而是用规律去分析未来。
3、不要看到一个好结果,就认为导致这个好结果的原因一定是好原因,而是要探究清楚关键原因,并且认识到一些运气性的不可控因素。
4、不能看到一个冰山一角,就认为冰山只有这么大,而是要潜入深海,自己观其全貌,再下判断。
想要规避线性思维的最好方法,不是时时规避与对抗,而是用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去代替。
我们下期节目,就将给大家带来生命型事件背后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立体思维)。
恭喜你,又比别人多知道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