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人书的故事

2024-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富察向阳

小人书,又叫连环画,是我们那代人童年时期的启蒙读物。

那时候,几乎每个小孩都收藏有一些小人书,有的是父母给买的,有的是亲戚家的孩子不看了送的。多的能有几十上百本,少的也得有十本八本。

我和弟弟那时候也积攒了五六十本小人书。但是八十年代时小人书更新的速度特别快,每当看到别的小孩有了新书而自己没有时,就会急的抓心挠肝。

每次路过县城唯一的那家新华书店时,我都走不动道。即便兜里没有钱买,也要进去到小人书专柜去过过眼瘾。那时候的小人书对于我们这些小孩来说,就像那钢铁遇到磁石一般,吸引力简直太大了。

在我读书的小学门口,有个家就在学校正对面的老奶奶很会做生意。她把家里的小人书都拿出来摆个地摊,租给这些小学生看。就在她家大门外的泥地上,铺了一张大塑料布,然后整齐地摆放着大概几十本小人书,下课的时候我们就过来看十分钟,看一本是一分钱。我那时经常过去看,有好几次看过头了都忘记回去上课,结果被老师好顿批评。有时候只看了一半上课铃声就响了,只好告诉奶奶先帮我记着,等放学后再过来继续看。没想到放学后再过去,老奶奶早就收摊了。等第二天下课再去,老奶奶已经不记得了,只好再付一分钱给她。

大概是小学四年级以后,家里的小人书早已经被我翻烂了,而学校门口老奶奶的那些书也看过好几遍了。后来听一个同学说,县影剧院门口那有个大型租书摊,小人书的种类特别多。有个礼拜天,我跑到那里去看,一看果真如此啊,他家的小人书还真是又多又全,而且基本都是新书。从此以后的周末和寒暑假期间,我就经常泡在那里了。

县影剧院门口的书摊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坐在小板凳上,在露天地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小人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现在回想起这个场景,自己都觉得好笑,但当时就是对小人书痴迷到了这种程度。

我人生中第一次挣钱也是由小人书而起。有一年暑假期间,母亲去丹东出差了,父亲白天下乡调研,晚上才能回家。弟弟想吃“蘸果”,可是我俩没有钱买,父母还不在家,这怎么办呢?我突然想起学校门口那个租书的老奶奶了。对,去摆摊租小人书,不就能挣到钱给弟弟买“蘸果”了嘛。说干就干,我把家里的小人书都翻了出来,找了个袋子装起来,又找了一块塑料布,就领着弟弟去了南头大街。

南头大街是县城一处繁华地带,很多小商小贩都在这里摆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那个年代没有城管,随便摆摊也没人管你。我和弟弟就找个空地铺上塑料布,把小人书摆好,静等生意开张。但我不知道的是,南头大街这虽然很热闹,但都是以卖吃的和农副产品为主,我这个书摊根本就没人搭理。

我和弟弟站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租出去一本书。弟弟一个劲吵着要吃“蘸果”,我也心急如焚,怎么就没人来看书呢?想走吧,还不甘心,心想再等等,一定会有人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来了四五个小学生租书,看样子应该是附近南门小学的学生。这几个小孩每个人都看了好几本,等这几个小孩走了以后,我数了数挣了两毛钱了。后来陆续又来了几个小孩看书,等挣到五毛钱的时候,我果断收摊,带着弟弟就去南门商店买了一包“蘸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