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时候,父母和老师能够给我们教一教什么是爱情
最近新闻报道里出现的女性恶性事件太多了,从去年10月份“北大学生包丽”,到今年曝光的“鲍某某高管性侵养女案”。
无不让我们感叹,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那些我们曾经向往与渴求的亲密关系——爱情,怎么都变成了这般不堪入目的模样。
在包丽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段不正常的爱情关系,在鲍某某性侵案中,也有提到将罪恶美化成爱情。
为什么女孩会最终走到这一步?是对方洗脑太厉害,手段太高明;还是我们本身对于爱情这个美好的字眼就了解甚少,错把对方邪恶的控制欲占有欲当做是爱情。
当接连女性恶性事件爆发,全网开始反思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学校应该如何加入性教育。
是啊,从出生起,父母就对我们说好好学习的重要性,为人处世的礼仪,但唯独不谈“爱情”与“性教育”话题,总认为孩子太小,谈此类话题不合时宜。进入学校后,老师不停的教数学语文还有那可能永远用不到的英语,但很少谈到“爱情”与“性教育”,甚至在大学校园里还打击爱情的发生。
爱情不一定和“性”有关联,但爱情最容易产生“性冲动”。把两者放在一起,只是想说,爱情与性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因此,从我们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带给我们教育当中,希望还可以教教我们什么是爱情,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的身体和我们的灵魂一样高贵,能告诫我们爱情是两个人相互尊重互相爱护,能提醒我们感动不是爱情、寂寞不是爱情。为什么一碰到爱情这种关乎一辈子的重要的东西,反而躲躲藏藏,父母和老师期望我们能无师自通吗?希望我们自己跌跌撞撞、一路试错再不断汲取教训吗?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经得起试错,包丽试过了,但她的人生已结束。但后面的孩子还是要面对感情这个话题,希望父母不要给孩子一味强调:在上学期间,恋爱是错误的事。错的不是恋爱本身,或许是爱情发展的时间。在初中时代,学生心理尚未发展完全,难以辨别谁是自己的真爱,此阶段发生的可能是好感,是一种对他人产生的喜欢与爱慕。
老师与父母一味的打击孩子这种情感的发生,但不加以引导,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对自己一生的爱情失去信心与展望。
什么时候,父母和老师能够与我们大胆的谈谈爱情这个美好的词,告诉我们它是人世间最浪漫的事。当正确的爱情观在我们心底产生时,性教育也在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