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不欺暗室

成语释义:
即使处于无人的情况,也不做违反规定的事情。又称“暗室不欺”。
成语出处:
《列女传》卷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执掌卫国的卫灵公,在夜里听到一阵车马行驶的声音,这声音由远及近,可是传到宫门口却突然消失了。过了一阵,这车马声再度响起,由近而远,慢慢地变轻,最后终于消逝。卫灵公感到奇怪,就向她的夫人询问:“你知道车中坐的是什么人吗?”
夫人嘻嘻笑起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人不会是旁人,肯定是我朝大夫蘧伯玉!”“你怎么那么肯定呢?”卫灵公不禁奇怪起来,你是会算命还是怎的?”
夫人一本正经地说:“我听说根据朝廷的礼节,臣子经过王宫门前,一定要下车致敬。而忠臣和孝子既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假惺惺地做样子,也不会在旁人目光涉及不到的地方疏忽自己的行为。
“蘧伯玉是我国著名的贤人,讲仁义而有智慧,非常遵守礼节,刚才必定是经过宫门,有意停下来表示敬意。尽管在夜间,旁人无法见到他的守礼表现,但他仍然会做合乎礼节之事。在我卫国之中,能做出这种事的,除了他还能有谁呢?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对此事展开调查,一定能得出答案……”
卫灵公派人去调查情况,结果发现在夜间行车的果然是蘧伯玉。这时的卫灵公,既佩服夫人的知人之明,又动了制造滑稽的念头,故意向夫人取笑道:“哈哈,夫人也有猜错的时候,那人竟然不是蘧伯玉!”
夫人听罢,心里非常高兴,素来守礼的她矜持地斟满一杯美酒,递给灵公,笑道:“我向国君表示十二分的祝贺!”
“这不过是一桩小事,卿为何向我祝贺?”卫灵公不知她这样做的原因。
“原来我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是个贤人,现在看来我国中还有一位大夫与他一般无二,这样一来,您就有了两位贤人。贤人越多,卫国就越会兴旺发达,所以我才向国君祝贺呀!”
卫灵公听了这话后,心里也由衷地高兴,笑着说:“原来如此,你这个女人真是太明智了!”接着,卫灵公跟她说起了悄悄话,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她。此事很快就传到宫外。从此以后,人们都说卫灵公的这位夫人仁智、贤良、知人、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