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南昌路的历史迷雾
南昌路是上海市跨黄浦区和徐汇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与淮海中路几乎平行,相隔很近。它西起襄阳南路,东至重庆南路南北高架,全长1690米,宽不到20米。
旧上海租界时代,南昌路东起重庆南路至雁荡路之间的部分叫陶而斐司路(Route Dollfus),雁荡路以西的部分则叫环龙路(Route Vallon)。陶而斐司路是190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最初的名称为军官路(RuedesOfficies),1920年以法国军官陶而斐司改名为陶而斐司路。而环龙路则是191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的。环龙是一个法国飞行员,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到上海进行飞行表演,不幸机毁人亡。为了纪念他,法租界当局就命名这条路叫“环龙路”。1914年,陶而斐司路和环龙路都被划入上海法租界。后来,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大批俄国流亡贵族集中住在法租界的霞飞路,在这里经商。环龙路紧邻霞飞路,又靠近法租界上只角的思南路,所以成了黄金地段。环龙路道路两旁是法国梧桐的林荫道,环境很优雅,住户都是些中产阶级以上的上等华人。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将2条路统一以江西省会南昌改名为南昌路。
南昌路传统上为高档住宅区,沿路多为别墅群,它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散发着老上海的那份优雅情调。这里曾是革命的据点,中共领导陈独秀,国民党早期领导人陈其美、国民党元老叶楚伧、吴稚晖等曾在此居住,也是《新青年》、《民国日报》的编辑所在地。
由于靠近知名电影公司,这里又曾集聚了许多民国时期著名的电影演员,如赵丹、叶露茜、白杨等,此外还有许多历史名人曾在此居住,如文学大家徐志摩、陆小曼、傅雷,画家林风眠等,这为南昌路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如今的南昌路,老弄堂沿街的房子开出了许多衣饰、饮食小店,店面设计都很特别、精致,走访在南昌路,仿佛在历史的迷雾与现代的时尚中穿梭,在品味独特的时尚感同时,体味那逝去的风云往事。
科学会堂-南昌路一侧南昌路47号 科学会堂
南昌路47号,复兴公园的东北角,一幢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原是建于1917年的上海法国总会会址,上海市首批挂上铭牌的“优秀历史建筑”。1904年上海法国侨民在法租界建立起侨民俱乐部,后来法租界的公董局就出资在南昌路雁荡路口买地建了这个总会,供法国侨民体育健身,法国总会每年象征性的向公董局交一块钱的房租。1926年,法国总会迁往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这里则改捐为法国学堂,主要接收法国侨民为主的外籍侨民子女。
建筑坐北朝南,占地1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78平方米,成对称布局,带有浓郁的法国风格,由法租界公董局建筑师万茨和博尔舍伦设计,为法国文艺复兴特征并结合新艺术运动的装饰风格。房屋外墙原采用鹅卵石贴面,现在加涂米黄色涂料以保护墙面。窗洞均砌成半圆或弧形券状,并配置法国式大落地木窗。屋面全部覆盖法国红平瓦,顶部由五个四坡形的结构和两个两坡顶共同构成一个大屋顶。东西两端的屋顶为盔式四坡顶,中部为法国孟莎式屋顶,南立面设置有山花装饰并嵌入一座圆形时钟。楼前院内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花园和复兴公园,绿木成荫,风格典雅。
1949年5月后,上海市文化局迁入此处办公。1958年,文化局迁出,改为科学会堂,并由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题写了科学会堂的名称。科学会堂是全国第一座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的活动场所,曾接待过无数中外知名学者的造访,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顿、杨振宁、李政道等曾在科学会堂的讲台上做过学术报告,周恩来、刘少奇、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也都曾在这里科学家们畅谈科技发展。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在此取景,例如蒋中正的总统办公室、蒋中正和毛泽东会面场所等场景均在此拍摄。
科学会堂建筑中西兼有,2001年,在西侧南昌路59号与思南路相邻的位置建成新的科学会堂思南楼,2006年,位于南昌路57号的科学会堂连接工程落成,它将儒雅的老楼与时尚的新楼相连,仿若两幢跨度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的“科学对话”,形成科学会堂沿南昌路东起雁荡路西至思南路三位一体的交相辉映,总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
南昌路48号 大同幼稚园
陶尔斐斯路341号,也就是今天南昌路48号的两层砖木结构小洋房,曾是大同幼稚园的旧址。1929年秋,鉴于一些烈士遗孤和四处奔波的干部子女需要培养,中共决定开设一个儿童福利机构,取名大同幼稚园,寓意“世界大同”。最初选址在江宁路,当时的戈登路41号的一幢石库门弄堂房子里开办。周恩来出于安全考虑,还特意请宋庆龄为大同幼稚园题写牌匾,又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园名。借此两块金字招牌作掩护以防止反动警探随意前来骚扰破坏。1931年幼儿园搬到南昌路48号,由董健吾任院长。
董健吾,上海青浦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在圣约翰大学供职,民国16年担任青浦县初级中学校长。民国1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情报工作。董健吾在大同幼稚园称作王牧师,幼稚园的其它工作人员大多是共产党员或者党员家属,其中有李立三的夫人李崇善,李求实烈士夫人陈凤仙等。
1930年11月,杨开慧被害,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将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带到上海大同幼稚园。彭湃、恽代英、蔡和森、李立三等的孩子也都曾在这里生活过。1932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幼稚园解散,毛岸英、岸青仍由董健吾负责抚养。
南昌路48号在1938年时迁入上海务本小学,1956年更名为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小学,1957年卢湾区中心小学迁址到皋兰路31号,改名为上海市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后,南昌路48号改为雁荡路幼儿园。1987年,大同幼稚园恢复原名,由原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为幼儿园题字。
南昌路53号 画家林风眠故居
南昌路53号,复兴公园的北面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是现代著名画家林风眠在大陆的最后居所。小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5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方百叶窗,层间有腰线,双坡顶出檐较深,楼前有小屋。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梅县人,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曾是吴冠中和朱德群的老师,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林风眠出生于1900年,祖父是雕刻石匠,父亲承祖业并习绘画,林风眠自幼受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自习国画。6岁入私塾,9岁入小学,14岁入省立梅县中学,19岁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25岁学成回国,曾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民国17年,去杭州创办国立西湖艺术院,任院长兼教授。
1952年林风眠离开杭州带着妻女来到上海,在南昌路53号定居,闭门埋首作画。1955年林风眠妻子带着女儿移居巴西,留下林风眠独自一人。当时全国正在大规模工商业改造,艺术品滞销,林风眠的画价格低廉,而每月房租要160元,入不敷出的林风眠只好退租了一半住房。
1977年在叶剑英帮助下林风眠赴巴西探亲,先后在香港、巴黎举办画展,2年后定居香港。1991年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1岁。
南昌路57号 原法国总会俱乐部旧址
南昌路57号原来也是法国总会俱乐部旧址的一部分。这一幢两层砖混结构西班牙式建筑于1931年建造,法籍建筑师万茨设计。红瓦屋面,曲线形山花,屋面檐口下做红砖叠涩出挑装饰带。
1955年上海市第一少年业余体校成立,有田径和体操班,南昌路57号作为少体校的训练房。2004年少体校迁往建国西路,经过精心修缮,2006年,位于南昌路57号的科学会堂连接工程落成,它将东西两边的新旧科学会堂连接在一起,成为新的上海科学会堂的一部分。
南昌路63号 汪伪内政部长陈群旧居
南昌路63号一幢带花园的砖木结构二层洋房,尖顶红瓦,水泥外墙。原主人为法国捕房头目,陈群于1942年居此。
陈群,福建人,1890年生,1913年赴日留学,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东洋大学,获学士学位,曾加入同盟会,属于国民党元老。1917年他出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北伐战争时,出任北伐军东路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事变爆发作为政治负责人与军事负责人杨虎主持清党,在上海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工人领袖,所用手段至为酷虐。
1932年,陈群升任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后改任首都警察厅厅长。但后来不久,因与蒋介石的矛盾,他淡出政坛。1938年3月,陈群应同乡梁鸿志之邀,出任伪维新政府内政部长,成为汉奸。1940年汪精卫政权成立后他先后任内政部长,江苏省长,考试院长等职。
这样一位在政治上极其反动的人物,却也是一位嗜书如命的爱书人。在汪伪政府任职时,陈群利用手中权力搜集各地因战乱而散乱的书籍,于1941年在南京建成泽存书库,收集旧图书达40余万册之多。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陈群畏罪自杀,泽存书库藏书全部归还国家,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所属。
南昌路69弄3号 影星赵丹与叶璐茜结婚旧居
走进南昌路69弄,曾经的环龙路锡荣别墅,右边一排排红砖房的三层小楼外立面看起来保存得还很完好,拐进弄堂狭窄的小巷子,找到了3号2楼著名电影演员赵丹与妻子叶露茜结婚时曾住过的亭子间。
赵丹,在我国电影、戏剧发展史上,是个有影响有重大贡献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1931年加入左翼剧联,曾与周璇合作拍摄电影《马路天使》,与胡蝶合演《夜来香》,另外还出演过《十字街头》、《林则徐》、《聂耳》等影片。叶露茜生于1934年,读书时就酷爱艺术,积极参加上海左翼业余演剧活动。1936年,赵丹去上海商业学校业余剧团指导排戏时,认识了演员叶露茜,年轻帅气的演员与聪慧美丽的校花一见钟情。1936年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唐纳与蓝苹三对明星由沈钧儒主婚举行集体婚礼,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闻名的一场婚礼,轰动一时。叶露茜出身名门富贾,南昌路69弄3号即当年环龙路锡荣别墅的这座小楼是叶露茜家的房子。赵丹和叶露茜结婚后,住在叶露茜的家里。
抗战后,赵丹与叶露茜把不到1岁的女儿留在外婆家,一路向南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8年儿子赵矛在重庆出生。1939年,他们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打着“联俄亲共”的旗号骗往新疆,后来赵丹被关进监狱,并传来赵丹死在监狱的消息,叶露茜万般无奈只能离开,周恩来请人汇款给叶露茜,帮助她回到重庆。1944年,叶露茜在昆明改嫁进步作家杜宣。战争的混乱与流亡使这对曾经恩爱的夫妻从此相隔。
1945年赵丹回到上海,此时叶露茜已他嫁,赵丹带着两个孩子赵青、赵茅与叶露茜的母亲仍然住在南昌路的房子里,赵丹直到1946年与黄宗英结婚后才离开搬到斜土路,后来还曾在武康路转角的武康大楼和湖南路居住过。
1980年10月10日,赵丹因癌症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叶露茜后来成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一名教师,1992年1月辞世。
南昌路83弄10号 原上海民革联络处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是民革的前身之一,于1945年10月28日,由陈铭枢与吴艺五等人在重庆成立。
陈铭枢(1889---1965)广西合浦人,国民党上将,历任广东省长,行政院代院长,原是淞沪抗战时的沪宁卫戍司令,“一二八”战役的领导人,解放后,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兼理论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吴艺五,又名吴澍,曾任民革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民联成立时任中央监事。
现为普通民居民联成立后,吴艺五来上海筹建民联组织,选定南昌路83弄10号,当时的环龙路善庆坊10号作为民联高层人士的秘密联络站。这是一个独院,三层楼,大小七个房间,原是民联同志江寅生、徐凤夫妇及家人住的房子,为革命需要,江家经过调整,让出大部分给民联使用。吴艺五到上海就先住在这里。随后,陈铭枢夫妇也由重庆搬到这里,住在三楼。直到上海解放前夕,这里一直是地下民联的联络处,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铭枢才搬走,民革卢湾小组还在南昌路民联联络站开过两次小组会。
南昌路100弄 老渔阳里
南昌路100弄,修建于1912-1916年,由比利时、法国合资的义品放款银行投资分两期兴建。义品放款银行总部原设在天津,1912年迁往上海的,天津地区旧称“渔阳”,于是取名“渔阳里”。后来义品放款银行在别处又建了一处渔阳里住宅区,于是南昌路100弄被称作“老渔阳里”,后来为避免重名混淆,改名为铭德里。
南昌路100弄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建有旧式石库门住宅8幢,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水泥砂浆外墙,花岗石门框,门楣装饰有花卉浮雕。2006年公布为卢湾区(现黄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现为普通民居南昌路100弄2号 陈独秀旧居及《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南昌路100弄2号,原为环龙路渔阳里2号,是1920年《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和陈独秀的寓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月刊,自第二期改名《新青年》,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是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老渔阳里2号,就是共产党成立前后的《新青年》编辑部。
这里原为安徽都督柏文蔚的私宅。1919年“五四”运动后,陈独秀遭北洋政府搜捕,1920年2月,陈独秀返回上海,住进了老朋友柏文蔚的老渔阳里2号。楼上厢房是陈独秀的卧室,楼下客堂为会客室,编辑部就设在这里。不久李达从日本回国,也被邀协助编辑,并入住楼上亭子间。
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在这里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5月,毛泽东来上海,曾到这里拜访陈独秀。6月,在这里成立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早期组织成员们经常在这里开会,与此同时,《新青年》改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同年11月,《共产党》月刊创办,由李达住在楼上亭子间里编辑。中共一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局机关在此办公。1921年法租界巡捕房查抄陈独秀寓所,《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广州。
1951年,《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经陈望道等勘查确认,于1952年修复,并曾作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二馆对内部开放。1959年5月26日和1980年8月,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普通住宅。
南昌路100弄5号 中华革命党上海总机关部旧址 | 陈其美旧居
南昌路100弄,曾经的环龙路渔阳里5号,是1915年10月陈其美秘密组建的中华革命党上海总机关部。
陈其美(1878-1916),浙江湖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被孙中山高度赞扬为“革命首功之臣”,1914年协助孙中山创建中华革命党并出任总务部长,在党内地位仅次于孙中山。他和蒋介石关系很好,是拜把兄弟,也是他把蒋介石引荐给孙中山的。
1915年2月,陈其美受孙中山派遣到上海,从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当时上海镇守使是袁世凯心腹的郑汝成,陈其美等人以此为指挥部,成功策划了刺杀郑汝成的活动,又计划在12月5日发动肇和舰起义反对袁世凯。但由于被高密,总机关部被破坏,起义失败。此后陈其美数次起兵讨袁,成为袁世凯的眼中钉。袁世凯曾派人给陈其美送去70万元,让他出洋游历,但他不为所动。最终在1916年5月18日被袁世凯的刺客所杀,年仅38岁。
从1906年加入同盟会,到1916年被刺身亡,陈其美的政治生涯不足十年,却成为民国史上的风云人物。1927年由他介绍参加同盟会的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他当年沪军都督府的部下有不少身居要职,他的侄儿陈果夫、陈立夫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四大豪门家族之一,他因而身价百倍,名声之显赫几乎盖过了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
南昌路100弄7号 杨杏佛旧居
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渔阳里7号,是杨杏佛1925-1928年居住的地方,现为普通居民住宅。
杨杏佛(1893-1933)江西清江人,是近代中国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极力追求和力行实践者,曾任孙中山秘书。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经济学和统计学,1918年毕业回国,获商学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社,是中国科学社主要领导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现代科学管理之父”。1920年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国立东南大学,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秘书。1925年孙中山逝世,为了专办总理葬事,杨杏佛将家迁到上海,住在离筹备委员会机关不远的环龙路铭德里,房租每月7元。
现为普通民居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杨杏佛任副院长兼总干事。1930年杨杏佛搬往霞飞路(今淮海中路)霞飞坊5号,后来独居住在法租界亚尔培路331号(今陕西南路147号)中央研究院国际物品交换处。
1932年12月在杨杏佛上海发动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会任总干事,他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特务非法捕人、杀人的罪行,并采取各种方法营救政治犯,保护共产党人,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剿共”政策。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在与儿子杨小佛准备外出时,在中央研究院附近遭军统特务杀害。
南昌路100弄8号 国民党元老叶楚伦旧居
叶楚伧(1887-1946),我国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国民党官僚,政治活动家,他是国民党元老级别的人物,有着很高的声望。
叶楚伧原名宗源,字卓收,楚伧是他从事新闻工作时所用的笔名,叶楚伧1887年出生在江苏吴县周庄一个书香门弟之家,16岁考入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后改名南洋大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同年暑假转入庞青臣在浙西南浔镇主办的浔溪公学,在高级班继续学习。不久发生学潮,学校解散,开始到杭州从事革命宣传活动。
1907年,叶楚伧经上海赶往广东汕头,代替同乡陈去病办理《中华新报》,开始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生涯。到职后,他写了很多文章,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宣传革命思想。文笔雄浑泼辣,针砭时政,很受欢迎,《中华新报》从而销量大增。1909年春,叶楚伧正式加入同盟会。1910年,又加入陈去病、柳亚子等人组织的“南社”。
北伐战争开始后,叶楚伧加入国民党,开始了从政之路。1924年被选为国民党首届中央执行委员,先后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长等职。1935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先后,叶楚伧在上海创办了《太平洋报》、《生活日报》等,1916年与陈其美在老渔阳里创建以讨伐袁世凯为主旨的《民国日报》。抗战胜利后,叶楚伧奉派为江苏宣抚使。1946年在上海病逝,终年63岁。
南昌路110弄 上海别墅
南昌路110弄上海别墅,上海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始建于1916年,属于新式里弄建筑,弄堂里共有25号小楼,砖木结构,外观简洁平整,是现代派样式特征,部分几何化的装饰体现出装饰艺术派特征,连续双坡硬山屋顶。
110弄25号2楼的亭子间,曾是江青和唐纳1935年至1937年住过的地方。
上海的里弄房子都有前、后门,前门进去是正屋,一般作客厅用,后面进去是厨房,亭子间就是厨房上面的房间,一般都较小,约8—12平方米,窗户较小,朝向也不好,尽管如此,在当时毕竟位于高档的地段里,而且亭子间的租金相对便宜,比较经济。
南昌路136弄 花园别墅
南昌路136弄,原环龙路花园别墅,修建于1924年,属于新式里弄,占地面积7.76亩,建有联排住宅3排共65幢,三层砖木结构,双坡瓦屋顶,每幢住宅建筑面积约115平方米。底层的入口有半圆拱门廊,墙头有装饰,二层的窗框、窗扇带有新古典主义风格,三层南面有挑出的阳台。
当年上海的花园别墅,显然不同于如今的别墅概念。除了属于联排建造外,建筑密度一般都很高,更不要说有大花园了。然而,当年这样的新式里弄建筑,租金亦不下百元银洋,属于经济条件优越人士的居所。
门口的绿萝增添了浪漫的气息南昌路136弄11号 诗人徐志摩旧居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他的诗温柔清新,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的家庭,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191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同时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次年转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1年到英国康桥大学皇家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剑桥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学者罗素,并开始诗创作。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徐志摩曾与泰戈尔是忘年交,在泰戈尔访华期间担任他的翻译,泰戈尔三次到访上海,两次入住徐志摩家
1922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与林徽因恋爱无果后与陆小曼结婚。陆小曼(1903-1965)江苏常州人,生于上海,1909年随全家迁居北京,父亲陆定在北洋政府当过财政部司长。陆小曼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上海名媛,能弹钢琴绘油画,精通英、法两国文字,也会作诗。1920年与前夫王赓离婚。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结婚,为躲避战乱来到上海,在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大学里任教,还建立了新月书店。徐志摩父母由于对陆小曼极为不满,后期经济上与徐志摩是一刀两断的。在迁居上海之初,徐志摩夫妻二人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只能住在宾馆或朋友家中。1927年,他们才在环龙路花园别墅就是现在的南昌路136弄11号定居下来,后来他们才搬到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1930年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听林徽因的课由南京到北京,不幸飞机失事身亡。
2005年卢湾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将南昌路136弄11号列为“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并挂牌为“徐志摩旧居”。现在这里是普通居民住宅,有4户人家入住,据说当年泰戈尔就住在这里3楼的亭子间。
这户人家似乎已经被打扰的十分烦恼了南昌路136弄39号 翻译家傅雷旧居
傅雷(1908-1966)上海南汇人,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曾翻译了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傅雷1927年冬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31年秋回国受聘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办公室主任,教授美术史和法语,南昌路136弄即当时的环龙路花园别墅39号,就是傅雷1931年在美专任职时期居住的地方。1933年9月后傅雷辞去美专工作,搬到吕班路巴黎新村(今重庆南路169弄)4号,专心从事于法国文学的翻译。1949年起一直就定居在长宁区江苏路284弄5号。
傅雷个性刚烈倔强,1958年被划为右派,1966与妻子在江苏路卧室自杀。傅雷有两个孩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南昌路136弄48号 影星白杨、应云卫、魏鹤龄旧居
南昌路曾经的环龙路地段,因为靠近当时著名的明星影片公司,几乎成为电影界从业员的住宅区,因为交通方便许多电影演员选择住在这里,因为是同行,他们经常比邻而居或是住在一幢楼里。南昌路136弄48号,这里就曾居住着电影界里响当当的三个人物:白杨、应云卫和魏鹤龄。
白杨(1920-1996)湖南湘阴人,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五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31年,11岁的白杨考入北京联华影业公司,从此走上了电影表演的道路,1936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与赵丹合拍电影《十字街头》一举成名,代表作品还有《中华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她还演过许多话剧,与舒绣文、张瑞芳、秦怡合称民国话剧四大名旦。1936年,白杨从北京来到上海,当时正好应云卫住处的楼上有一间空房,白杨就搬了过来,住在三楼。
住在二楼的著名导演应云卫(1904-1967),导演的《桃李劫》是中国最早的有声电影影片,影片中的主题歌《毕业歌》传唱了数十年。他还导演了数十部故事片,是影剧界元老级的人物,曾担任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顾问等职,曾任中国影协理事,上海影协副主席。文革时在游街途中被人推下车致死。
底楼是魏鹤龄(1904-1979)居住,这是一位享誉卓著的资深演员,一生共参加拍摄影片三十九部,演出话剧近四十部,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如《马路天使》中善良淳朴的报贩老王,《乌鸦与麻雀》中诚恳朴实又胆小怕事的报馆校对孔有文,《祝福》中纯朴、忠厚、勤劳的贺老六,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昌路148弄10号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旧居
南昌路148弄,原环龙路志丰里10号,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故居。抗战前,吴稚辉曾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法租界环龙路志丰里10号,是他租借的一幢三屋里弄式的楼房。
吴稚晖(1865-1953)江苏武进人,清朝举人,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吴稚晖186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7岁进私塾,27岁考取清朝举人,1898年到上海南洋公学任教,1901年留学日本,1902年与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爱国学社,1905年结识孙中山并在法国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随孙中山回国抵达上海,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吴稚晖曾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爆发后,吴稚晖前往重庆,1949年,蒋介石派专机将他接到台湾,1953年病逝于台北,终年88岁。
吴稚晖离开上海后他的夫人袁氏和女儿吴孟蓉仍住在环龙路志丰里10号,吴孟蓉在母亲去世后,一个人独守这幢房子,直到1973年去世,终年86岁。住宅由当地房管所接管,现为普通居民住宅。
南昌路148弄11号 巴金1932年旧居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巴金搬到环龙路志丰里(今南昌路148弄)11号的舅父家里。这是一栋三层的西式楼房,当年是一家白俄开设的公寓。这栋房屋至今保存完好,据居民介绍,除了车库被改成小卖部外,房子的主体几乎没有一点变动,仍然是红砖白柱,只是里面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由最初的一户人家变成了现在的5户人家。
巴金在这里只住了一个多星期,便远赴福建晋江、厦门等地旅行访友。一个月后,巴金回到上海,随舅父家迁往环龙路花园别墅(今南昌路136弄)1号。这是一幢三层的新式里弄楼房,巴金就住在二楼,在这里他创作了《春天里的秋天》、《砂丁》等作品,并重新创作小说《新生》的第二稿。1933年春天巴金离开,此后他在多处居住过,直到1955年迁入武康路113号,现在对外开放的巴金故居所在地,巴金在那里生活、写作直到2005年逝世。
旁边改成了一个小卖铺南昌路180号 国共首次合作时期国民党执行部旧址
南昌路180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曾是国民党执行部旧址,郭沫若、廖仲恺等曾在此居住。
1916年7月,中华革命党本部事务所从东京迁至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主持者为朱执信、廖仲恺。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本部事务所仍设在环龙路44号。1923年郭沫若曾在南昌路180号的亭子间居住,任《创造周刊》、《创造日报》编辑。
1924年2月-1926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设于此。由于执行部已事先用钱买通了法租界巡捕房,所以执行部设立期间,法租界巡捕房没来干扰过上海执行部的工作,上海执行部人员的活动处于半公开的状态。毛泽东当年曾在这里担任秘书工作,前后有一年时间,他每天从“甲秀里”步行来这里上班。20世纪30年代,这里曾改建为耶稣教室。1949年10月后楼上为居民住宅,底层先后为民办小学,街道加工厂,卢湾区业余大学实验室,天明电子公司办公地等。
南昌路203号 味精之父吴蕴初旧居
南昌路203号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址由吴蕴初所捐赠,院子中央还有一座吴蕴初先生的塑像。
吴蕴初(1891-1953)是上海嘉定人,中国近代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曾任为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总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
吴蕴初15岁时考入上海兵工学堂化学专业读书,毕业后到汉阳铁厂做化验师。25岁时成为首个试制成功矽砖与锰砖的中国人。“味精”这个名字就是吴蕴初取的,因此人们又把吴蕴初叫做“味精大王”。19世纪20年代,一种叫“味之素”白色粉末调料在上海十分流行,吴蕴初经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味之素就是谷氨酸钠,并研制出提取谷氨酸钠的技术,与当时著名的酱园店老板张逸云合作建立了“天厨味精厂”,吴蕴初认为,最香的香水叫香精,最甜的糖称糖精,那么能做出最鲜味道的就取名叫了“味精”,并采用“佛手”商标。这是中国第一家味精企业,如今的上海冠生园天厨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佛手牌味精品质优异,曾先后荣获美国芝加哥、费城、西班牙、比利时等国际博览会大奖,行销海内外。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研制的味精生产工艺在英美等国申请了专利,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己创制的化学产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
继天厨味精厂之后,吴蕴初又相继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硝酸厂,这4家“天”字号化工企业,打破了当时日本人在中国化工行业的垄断。
吴蕴初大力支持学会活动,举办清寒学生奖学金,培养了一批高级科技人才。他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3年10月15日吴蕴初在上海病逝,享年62岁。
南昌路212弄2号 1932年《生活》周刊社址
南昌路212弄建于1925年,原来叫环龙别业,又叫环龙别墅,后改名为南昌别业。这里有砖木结构三层的新式里弄住宅共16幢。南昌路212弄2号,曾是邹韬奋经营《生活》周刊社的地方。
212弄联排别墅,当年一户人家住的3层现在分成好几户居住《生活》周刊1925年10月创刊于上海,原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由黄炎培先生主持并题字,1926年10月起由邹韬奋接任主编。当时《生活》周刊的发行量只有2800份,主要是分赠给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员和一些教育部门,类似于今天内部刊物性质,社会影响有限,内容较多和读者围绕生活、家庭、职业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很少谈论政治。
邹韬奋接任后,《生活》周刊的编辑方针改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某社会改造”,“为中国造成一种言论公正评述精当的周刊”,侧重时事评述、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问题的讨论、研究和国内外现状大势的介绍等,从1927年起,周刊开办的“小言论”和“读者信箱”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韬奋”的名字也因此家喻户晓。到1929年,《生活》的发行量已达到12万份,成为有影响的新闻周刊。随着关注时事愈发深入,《生活》周刊逐渐走向了政治的最前沿,成为广大爱国主义者的代言人和中国革命文化事业的先锋,到1932年时发行量已达15.5万份,创下了中国杂志发行的最高纪录。
因为批评黑暗势力,主持正义的舆论,《生活》多次面临威胁、利诱。为了不使职教社的负责人为难,1932年,生活周刊社由华龙路环龙路口的中华教育职业社迁到环龙路环龙别业,即今天的南昌路212弄,邹韬奋公开声明,《生活》周刊与中华教育职业社脱离隶属关系。
南昌路212弄10号 上海总商会理事长王晓籁旧居
南昌路212弄原环龙别墅10号,是上海商界闻人、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王晓籁1930年居住的地方。
王晓籁1887年出生在浙江嵊县,他家当时为嵊州“十富”之一,王晓籁文化功课名列前茅,参加考试中了秀才,他还喜欢骑马射击、舞刀习拳。1903年,王晓籁奉父母之命与浙江著名近代企业家楼映斋的女儿楼宝月成婚。1907年秋瑾在绍兴起义,血气方刚的他参加了光复会,革命失败后逃亡上海投奔岳父以求避难。
王晓籁在岳父的提携下,平步青云、立足商界,先后开办了闸北商团、闸北工程局和多家工商业,在闸北,以至上海商界的地位日益上升。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上海市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上海商会理事长、上海市临时参议会议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以及中一信托公司等董事长。抗战爆发后,王晓籁任上海商界抗日救国会主席和上海地方维持会副会长,积极主张抗日,因此曾几次遭汉奸暗杀。杭州西湖的杨公堤有个景点环碧湖舍,是杨公堤北端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这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花园式别墅,是王晓籁在1930年修建的,当时叫做“仁寿山庄”,解放后这个别墅捐给了国家。
解放前夕王晓籁拒绝去台湾而避难香港。1950年,受宋庆龄之邀返回上海,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代表、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1967年,王晓籁病逝于上海,终年81岁。
南昌路244弄 首位女影星王汉伦旧居
南昌路244弄环龙里新式里弄,建于1936年前,楼高三层,每层安装有一套煤气灶、抽水马桶和浴缸,相比传统的没有煤卫装备的石库门房子很具有租界特色。据说1949年前整条弄堂住的都是在淮海路经商的白俄人,1950年代后他们逐渐搬迁回了欧洲。中国第一代电影女明星王汉伦曾在这里居住。
王汉伦(1903-1978)原名彭剑青,曾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职业”女演员,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有苦难委屈,也有奋斗成就。王汉伦1903年出生在苏州一个大户人家,早年曾在上海教会女校圣玛利亚书院读书。16岁时就被包办结婚,没多久就离婚了。
1923年四明洋行做打字员的王汉伦经同事介绍加入明星电影公司,开始从影生涯,因此与家庭断绝关系并改名王汉伦,她在处女作《孤儿救祖记》中成功饰演了一个贤妻良母的典型形象。1924年,王汉伦到长城画片公司拍摄了电影《弃妇》轰动申城,成为令人瞩目的影星,与张织云、杨耐梅、宣景琳一起被评为上海滩四大名旦。后来她还与胡蝶合拍《电影女明星》,由于她在银幕上扮演的大多为悲剧角色,又有“银幕第一悲旦”称号。
主演的片子虽然叫座,但个人却拿不到应得的报酬。1929年,王汉伦决定自己成立上海汉伦影片公司,并拍摄电影《女伶复仇记》,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制片人。电影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王汉伦“知难而退”,弃影从商。1931年王汉伦在法租界霞飞路开办了汉伦女子美容院。王汉伦十分摩登,可谓是中国最早研究美容术的女性之一,她向法国博士学习百余种美容术,为顾客祛除皱纹、雀斑等,还有烫发、化妆、美甲等项目,生意十分兴隆,第一位登门的女宾就是曾与她合作过、后来成为电影皇后的胡蝶。1933年,王汉伦与浙西名士王季欢在交往五个星期后闪婚,但不久又离异。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失败之后,王汉伦再也没有结婚。1937年上海沦陷,王汉伦的美容院被迫关闭。
抗战胜利后,王汉伦在环龙路环荣里也就是现在的南昌路244弄的一间小屋里居住,靠着电影界老朋友的接济,过着凄苦孤独的生活。建国后王汉伦成为了上海电影演员剧团的成员,曾在1950年电影《武训传》中出演慈禧,后在一些电影中担任配角。1978年,75岁的王汉伦在上海病逝。
南昌路294-316号 南昌大楼
南昌路294~316号,南昌路、茂名南路的交叉口东北角有座大楼,曾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阿斯特屈来特公寓(AstridApartments),今天叫南昌大楼。
南昌大楼始建于1933年,永安地产公司投资修建,由外籍设计师列文设计。建筑为平面楔形,高8层,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9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南昌大楼两面邻街,楼的转角处是大门入口。一楼原来是车库,二层以上是住宅,每户都有半挑半凹的阳台,属于现代建筑,简洁而大方。外墙采用奶黄色面砖贴面。在大门入口的门楣和顶部尖塔,以及檐部、门厅地坪、门窗铁花等处,都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
南昌大楼的背面在厨房和客厅的连接处有3个多平方的独立备菜室,那是为了招待客人,主人家的厨师可以把菜烧好放到备菜室中,再由佣人端上。沿街的处于南昌路和茂名路路口的“V”型南昌大楼的后面,可以说是被南昌大楼包裹着的是一幢四层楼的保姆楼,在南昌大楼的每个厨房里,都会有电铃的设计,从这里可以和住在后面的“下人”联系,随叫随到。保姆楼里终日没有阳光,每个房间都是标准的7个平方。
因其保姆楼和公寓楼分开和主仆分明的设计,南昌大楼当时被人称为“等级森严的公寓”。1994年,南昌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在是黄浦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黄浦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市慈善基金会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