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之八,更高层次的认知!
【读经典】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简单翻译下:古人的智慧已经达到了无所不至的高度。为什么说是无所不至呢?他们认为宇宙开始时不存在具体的事物,这就达到了至高,符合于道,没有更高的境界了。其次认为存在具体的客观世界,而且与自己不分彼此。再次的认为自己与客观世界存在区别,但相互依存、没有是非之分。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简单翻译下:是与非观念的出现,道心就出现亏损了。道心的亏损,形成了爱好偏私的观念。难道道心果真有圆满和亏失吗,还是道心没有圆满也不会亏失呢?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简单翻译下:正是因为事物有了圆满与亏失,所以昭文才能够弹琴。没有了圆满与亏失,昭文也就没有了琴声。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乐律,惠施乐于辩论,这三个人的技艺都是登峰造极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顶尖高手,因此载誉于晚年。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简单翻译下: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所以和别人不一样;他们爱好这些东西,为彻底研究这些东西的内在本质,但用对方明白的机制去研究自己的东西,就犯了坚石非坚、白马非马等逻辑性的错误,愚昧终生。而昭文的儿子接着研究,终生也没有什么成就。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简单翻译下:如果像他们这样能叫做成就吗?那么我也算是有成就的;如果不认为他们取得了成就,那么万物和我一样没有成就。所以用华丽的词藻来显耀自己,是圣人所鄙夷的。只有把无为寄寓于有用之中,把道理寄予万物自身上,才是真正的看透事物。
【谈心得】
庄子把认知分为三个境界,最高境界是认为宇宙开始时不存在具体的事物;其次是认为存在具体万物世界,而且与自己不分彼此;最次的是认为自己与万物世界存在区别,但相互依存、没有是非之分。
这个认知境界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维,也相当于人生的三个阶段,初生婴儿拥有的宇宙智慧不信服或臣服于任何具体事务;懵懂的学习时期崇拜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万物后才知道万物之道的神奇力量。
庄子又举了个昭文鼓琴的例子,昭文理解圆满与亏失的意义,就不在弹琴了,因为只要用琴发出一个声音,就会失去其他的声音,展现出的是亏失的声音,只有住手不再弹琴才能感知到五音俱全的圆满。
认得爱好和私心一样,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会损害到其它的爱好或人,往往会失去更多,一定要让别人去理解和热爱自己的爱好特长,就犯了认知上的大错,不会有什么成就。
因此庄子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不要斤斤计较于是非,不要用自己的爱好见识去辩论,把争执当作“滑疑之耀”,把无为寄寓于有用之中,把道理寄予万物自身上,忘记万物的表象区别,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