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推文共赏理事之光 向阳而生

天下统一的情感

2024-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静字凡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读《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这本书,书中是文学大师们所感所想的短小散文,目前看了大半,尤其对汪曾祺的散文很喜欢,自然质朴,好像以前没看过他的文章,以后要多看些。

如果读汪曾祺的文章是跟随他的脚步去感受的话,看老舍的这篇《我的母亲》就是共情了。

母亲在她四十一岁生下老舍先生,差点丢掉性命,在老舍先生一岁半时父亲去世,在文中老舍先生用“克”死来表达他对双亲的愧疚。

那个年代,养育五个孩子,没有父亲的日子自然是艰难的,他的母亲吃苦受累自不必说,好在老舍先生是懂得心疼的,在亲友提议让他学手艺,以减轻母亲的困苦时,他偷偷报了师范,因为他想升学,也因为制服、饭食、书籍、住宿都是学校提供。但却要交10元保证金,但这笔巨款还是被他母亲筹到了,不辞劳苦的母亲只要孩子有出息。

师范毕业的老舍先生被派为小学校长,回家后和母亲高兴的聊天一夜未曾合眼,母亲流下幸福欣慰的眼泪。他说,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他二十三岁,母亲让他结婚,他反抗,找来他的三姐说情,母亲虽无奈也含着泪点头同意了。

他说他爱母亲,但是时代又让他成为逆子,27岁远赴英国,为了自己的求学,他再一次打击了母亲。即便在母亲70岁大寿的那一天也不能陪在身边,他的姐姐说老太太喝了酒很早就睡下了,即便心中再想念自己的幼子也没有表现出来。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老舍先生颠沛流离,四处躲避,每次收到家书就怕的不行,怕会看到不详的信息,但还是有一次当他收到家信的时候获知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的消息,老舍先生的顾虑害怕最终要面对失去至亲的痛。

他说没有母亲就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生命是母亲给的,生长是母亲用血汗灌养的,自己有所成就但是母亲却没享过一天福,临去世时还在吃粗粮,心痛心痛!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止老舍先生还有史铁生,包括大多数人,他们对母亲的感情无人替代,有自责、愧疚、遗憾与思念。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这个词本身就是伟大无私的象征,愿每个人都珍视亲人,尽可能多的去陪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