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心事去旅行心情随笔简友广场

浙江游记 | 湖州:南浔古镇的“气质”,与其他江南小镇不同

2022-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黑揍红

来到南浔古镇,感觉它的“气质”与其他江南小镇有挺大的不同。

就说先前去过的乌镇吧,被称为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一排排老屋“扎”在水里,比肩接踵;船桨舞于河面,几乎触到窗户。虽说街市上卖的东西啥啥都贵、巷子里的特色民宿也都不太住得起、便利店里的饮用水要5块8块的一瓶……但你说怪不怪,这些个“诟病”丝毫不影响乌镇气韵中的那份亲切感和归属感。换句话说:

图为:乌镇老街

乌镇之旅是没有距离感的,就像回到家乡一样,住下来慢慢逛,自己就是“镇上人儿”。

但是,仅仅十几公里之外的这个南浔,它就不可以——

图为:南浔的私家园林,带着点儿颐和园的味道

南浔古镇,没有那么浓的烟火气。

你说它不接地气吧,倒也不是:景区物价并不算高,小吃味美,游船安逸。镇上河道盘绕,街市后面的老巷子又旧又深。但是置身其中,人就是很难“融”进去,总是时刻保持着清醒:这是别人的家。虽然——若是自己的家就好了。

气场这个东西很难用语言解释,南浔确实没什么“路人缘”。当然,这绝对不能怪南浔官方工作做得不够好,或者5A景区宣传不到位。要真论起来,湖州这地方本身就是个杭嘉湖“后花园”一般的存在。你见过哪个宅门府地的后花园上赶着调众口的去吗?没有吧。

看过一份资料,说:

明代,很多穷人家的小孩儿根本读不起书,但是南浔一个弹丸小镇光写书立著的就好几百人,清代更是诞生了江南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藏书大家好几个;清朝中后期,多地战乱不断、灾荒迭起,南浔却出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的辉煌大场面,数十上百户的巨富、大富之家财力加起来能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曾几何时,南浔丝市的物价但凡一动,全国的“股票”就跟着跌宕起伏,甚至扯着“丝路”海外市场的筋……

咱们再说明白点儿:南浔的一地之风,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就是按照有钱人——而且是非常非常有钱的一群人——的品味搞起来的。

虽说过往的风云已晴天,但那雨曾经一下就是几百年,氤氲雾气怎么会说散就散。

图为:嘉业堂藏书楼,后面的游记中咱再细聊

粉皮黑瓦的二层小楼连排,马头墙高耸。如今的南浔,虽没有了往日的豪阔装束,但气场中依然透着品味不俗,一种……无力“共鸣”、跟平头百姓不沾边儿的高雅。

南浔,没有广厦万间的规模,却给人一种声势浩大的既视感,显得气宇不凡。

寻此气魄之根源,与京杭大运河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南北运河贯通之前,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的黄河流域,而江南地区则是“百越杂处”。到了魏晋南北朝,北方出现“五胡乱华”之象,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于是中原的汉族“土豪”们开始纷纷南迁,南北血液在此期间交相汇合,逐渐融为一体。

也就是在游牧民族把华北地区搞成了几十个“小块块”的这百余年时间中,江南地区迅速崛起,文化、经济随之猛烈发展起来,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超中原。这其中,就有着小小的南浔古镇的身影。

图为:南浔张家豪宅,这个家族曾单刀直入地影响过近代史的进程,后文细聊。

当然,如上种种经历,其实也完全可以套在周边的“兄弟古镇”身上——乌镇、同里们的“身世”跟这也都差不多,甚至相对来说南浔的建制时间(1251年)还要更晚一些,满打满算距今都不到800年,但它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后起之秀”。

明朝定都北京之后,南北运河(再次)贯通,其中江南运河连接杭州的水路有一段重要的里程就通过南浔(附近)。从此,以通津桥为中心,南浔的商业贸易迅速向四面辐射开去。

再后来,南浔人口越聚越多,码头上终日车水马龙。从事桑蚕丝织业的南浔人找准时机果断下手,“湖丝”从此享誉江南。话说南浔丝商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动不动就“一夜暴富”的。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个故事。说,明代有一个叫崔溥的朝鲜的官员,因为一次海难被台风刮到了中国,没想到因祸得福,他“落脚”的地方恰好是浙江中部。

江南好风光,索性旅游了一趟。

图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这次中国游,崔溥的收获颇丰。他不仅走完了京杭大运河,还顺道饱学了汉文化。被中国官员护送回去之后,崔溥用汉字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自己在中国所了解到的明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以及人文风情等等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儿。

在这本名叫《锦南漂海录》的书中,崔溥写道:中国有一个地方叫苏州,苏州的港口非常繁华,金银珠宝、手工艺术品等各类货物从这里装船发往全国各地,语气中难掩羡慕之情。他发现,富庶之地的中国市井商铺密密麻麻,游人如织。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西方人需要高价购得的奢侈品——中国丝绸,就轻描淡写地穿在寻常人的身上……更有意思的是——

图为:湖丝蚕茧

我在另外一本记录同一时期社会风情的文献类书籍中偶然捕捉到了藏在这份“奢侈”背后的小小秘密:在当时的江南,杭嘉湖平原上、众多古镇中,无数商人因经营丝织业发家致富,他们有一个统一的“进货基地”,是南浔;崔溥只见苏杭人民衣着华丽,却不晓得这华丽丽的出处,其实就是十几公里外的南浔。

南浔所产的辑里湖丝“质坚而色润”,曾在国际博览会上与茅台酒并尊,一起拿过金奖。

有到过南浔的文人用诗文记录下了当时的盛景:“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

图为:修复后的南浔“五园”一角,它们在上世纪毁掉大半,实在可惜

历史虽已远去,所遗韵味犹存。当我们开着车,一路过了苏南至浙北,眼见河网越发稠密,小桥流水,沿河起市,眼前渐渐展开的,是一幅温和柔美的风光画卷……但是,南浔当地人却告诉我说:要不你先了解了解这里的湖丝文化吧,还有文化背后的往事,它“可比风景有意思多了”。下期游记我们接着聊。

图为:很多游客在南浔图书馆里饮茶阅读

【南浔古镇游记】还在继续,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