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咫尺乾坤
什么是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什么可以代表苏州?答案当然是园林。
苏州是被园林选中的城市。这里建设私家园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
而根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巅峰时期曾造就出“城里半圆亭”的盛景。
园林也是苏州最不容错过的风景。宋代后,在文人治园的趋势下,苏州园林推演出古典造园艺术的极致。叠山理水,亭台楼榭,绿杨影中留下了风吹拂的痕迹。
千折百绕,层层叠叠;烟云里流动着园林的神采,也倒映着苏州的颜色。
01.园林的故事
园林的故事,是要从周武王讲起的。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殷,在现在的洛阳地区,周武王察山看水,将周王城的选址定在了邙山脚下,洛水之滨。依山傍水的周王城,便成了园林最早的雏形。
也是由此,“山”和“水”,构成了园林最重要的组成形式。
在中国式的古典园林当中,山水是不可或缺的。
陈从周在《说园》里写,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和花木组成的,“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地平”,这里说的是山与水之间的关系,同样也讲的是古典园林的造景方式。
在一座园林里,建筑的摆设,风景的变幻,是皆由山水而起的。
古人们向往着高山之巅,惊叹于大海之深,便在这城市的角落里,做出一个园子,好将自己梦中之景移植到此处。
于是这小小一方天地里,先有了一座山石,然后流下曲水。
山上有了一座小红亭,小红亭畔是小红桥,上栽一棵高柳,再做一梢海棠。
古时工匠正是试图以人的审美,来再现了自然一景。
园林便是在这自然的重构中诞生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园林名称的变化中看出来。
在古代汉语中,“园”“苑”“草堂”“山庄”“水居”“隐庐”都可以用来指代园林。
不同名称背后,实际上也象征着不同的造园志趣,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园林不仅仅指代着一种适宜的居住环境,它同时也意指了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环境。
而在这一点上,苏州园林是其中翘楚。
02.是梦境,是桃源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者。留存至今的中国四大名园,有两处都在苏州,一为拙政园,一为留园。
不同于皇家别苑占地数千亩的开阔华丽,苏州园林是小而美的,它是闹市中的依山傍水,是一方小小天地间的诗情画意。
苏州园林的这一特点,同它私家园林的属性有关。
身处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苏州曾是不少商贾富豪的聚居之地。
这些商贾富豪一方面想要来自城市的优厚物质供应,一方面又期望享受山水林泉之乐,因而就在自己的宅邸中凿池堆山,栽花种树,用人工来仿造自然山水。
在这种情形下形成的苏州园林,便是一种既能满足居住功能,同时又富含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要在一块不大的基地内,满足上述种种要求,便需要工匠有着高超的造园技艺,以至于能够“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
同时,在宋代以后,造园已逐渐演化成一种艺术类型,造园不再停留于对自然的简单复制,还需注入特定的内涵与意味。
一山一石的布置,一草一木的栽种,皆有其耐人寻味之处。此时,造园是同作画是相通的。
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富有画意的,画中所述为何?则与主人的意趣心心相通。
譬如拙政园里的“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一句,取自苏轼的《点绛唇·闲倚胡床》,那么,究竟是与谁同坐?苏轼在词里写的是“明月清风我”。
造园的主人,将答案藏在了园内的景致里,只需往轩中一坐,眼中便可见花影、树影、云影、月影,耳中可闻风声、水声、雨声。此情此景,不正是苏轼在词中所言:我们正与明月清风同坐。
03.一座园林的史诗
造园的艺术,也是同写字相通的。
草木的疏密,建筑的曲直,正如有人大胆落墨,墨水的流动,造就出字体的或清朗,或刚毅。
正如每一座园林的风格,不同的布置组合,所带来的感觉或是自然野趣,或是灵动清新。
而无论是作画还是写字,一横一捺中,所紧要的是不仅是线条和色彩,更是一种情感、精神与园景的融合。正如山水画中所强调的不是具形,造园也是一种写意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不适用现代景观设计学中强调的规律与总结,与之相反,园林所需要的,是某种丰富的意境,是某种叙事的感觉。
事实上,也正是缘于造园艺术中书、画、景之间的相通相融,苏州园林的美才具备了如此深刻的文化涵义:
一方面,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大的综合载体,它鲜明地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这是世界园林艺术中,为它所独有的。
另一方面,同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相比,苏州园林体现着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一山一石,皆依附着园主人的精神追求。由苏州园林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苏州园林很早就开始了世界遗产的申遗之旅,在1997年,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等到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的美,是很容易就能领略到的。
只需真正踏入一座园林,去看看光影是如何从青瓦白墙上抚摸,去感受雨滴是如何从芭蕉叶下滑落。去走过一座桥,去踏过一扇门,在竹影兰香处,停留你匆匆的脚步。
这些从前就静驻在这里的风景,暂停了岁月,印刻进历史,而后流动于我们的血脉中。于是让每一个来过苏州园林的人,都不禁为它而停留,为它而触动。
-END-
编辑|艺旅文化
图片拍摄|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