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读书

我读《政治学通识》读书笔记上

2018-03-16  本文已影响632人  霍一帆

文/霍一帆

先说本书的作者,包刚升。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著有《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本书共有十四讲,是包刚升教授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整理而成,浅显易懂,没有晦涩难懂的句子,非常适合刚学政治学的小白来看。第一遍先把这本书大致梳理了一下。

第一讲:政治

讲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什么?从古至今东西方不同的政治观又是什么?那么现代人的政治观点是什么?

政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政治,无论你喜不喜欢;每个人过得快乐或不快乐,通常都跟政治有关。奥尔森《独裁.民主与发展》中引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军阀割据的历史,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时,是这么说的:“为什么长期内战通常会死很多人?并不是说内战中被打死的人多,而是内战破坏了整个社会的激励机制,其生产系统被迅速摧毁了,所以会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一系列的原因说明了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中国人的政治观中的发展按照时间发展则是古代的:君主及大臣统治国家和治理社会的活动。近代:统治机关运营。现代: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东西方古代政治观点有两个鲜明的时代。中国古代则有孔子倡导道德约束,主张个人自律;韩非子的奖罚分明,把人性看成是自利的。西方的古希腊对政治充满美好的想像,而且“政治”一词最早记载在《荷马史诗》,古希腊人认为,政治是城邦公民参与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孔子的政治观点中倡导的道德约束在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的奠基者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一个社会的繁荣不仅依赖于自私的动机,而且同样依赖于人们的美德”。中有类似相似观点。还有韩非子的奖罚分明已经接近于近代工商组织的管理哲学,他对人性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阐述了“经济人”假设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西方的现实主义政治观,都是现实主义视角,在现实世界中,政治并不经常是人们所设想或期待的某种理想主义类型,政治很多时候是冷酷的,甚至还充斥着暴力与血腥。

第二讲:政治学

什么是政治学?政治学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传统:哲学传统,经验传统,科学传统。今天的政治学研究主要包括领域:政治哲学,比较政治政治学,本国政治,国际政治。

要想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传统,了解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两个人在著作中记述了当时关于民主政体,城邦间战争与政治关系,大幅度记述了古希腊雅典城邦很多政治细节。

从黑暗时代到启蒙时代,经验研究范式的兴起,从政治科学到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很多人都说欧洲的中世纪是黑暗的,可是我觉得他是异样的精彩,后来的马基雅维利,让.博田,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这些人纷纷有各种政治学观点,不过也大都没有很大相异,政治科学逐渐走向科学。

(第三讲,以现在仅有的一点政治知识,还看不懂,以后会补上)

第四讲:国家

国家的起源从人性的基本渴望有关,人性中有两种基本渴望:一种是对安全的渴望,一种是对自主的渴望。具体可以看霍布斯的《利维坦》,这本书全文都在从学理上阐述了国家存在的必要性。

《利维坦》中说国家的存在是契约谈好的,把你身上的权力交出来,大家都交出来,交给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然后有暴力机构来保证这份安全,而安全与暴力这两个看着好像是对立的事物,本质上有着相通的逻辑,众人要想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社会里,必须要拥有一个巨大暴力机构,因为这种巨大暴力的存在使得普通人之间潜在的暴力被遏制了。

现在对国家一词的解释有著名的韦伯的:“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国家是怎么构建出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受到质疑与争议,国家自主性的背后有没有微观基础?是什么?官僚集团的利益?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如果是,那么就不是国家本身的利益,也就谈不上国家自主性的概念。

第五讲:政体

说政体的话,有三种政体,民主,威权,极权。

先说民主政体,民主,也就是我们说的人民当家做主,那么究竟谁是人民?人民指全体人民吗?还是多数公民?还是政治上正确的公民?如何统治这些人民?而民主政体应该以什么方式来实行呢?有政治参与,政治竞争,问责制或责化制,多数权利,对少数权力的保护,言论的自由。

其中的多数权利和对少数权力的保护并不矛盾冲突,密尔的《论自由》和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中都提到了多数暴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多数决定规则则是有明确的世界和范围的。其中有句话以我的理解还暂时理解不了,“现在一般把欧美发达国家的民主政体称为自由民主政体,其基本特征是对少数权利的保护与尊重。”??

当然民主模式有不同的民主,有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没有希腊城邦直接民主的更为民主,但代议制民主才是我们现代普遍接受的民主,代议制民主可以解决国家规模和统治可行性的问题,民意可能会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不好控制,而代议制民主可以解决这种微妙的平衡。

威权与极权:威权就是在说人类社会是精英统治的,主要权力和资源都控制在精英手中,而极权更可怕,极权是方方面面都在呗垄断和控制着,2006年英国有部电影《v字仇东队》,这部电影描述了极权主义的可怕,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而威权的解释精英控制也分为威权的精英统治与民主主义的精英统治,可以举个例子,比如社会阶层,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上学,上学,他长大后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做学问,毕业后留在学校做教授,可他突然对政治感兴趣,于是他去了官僚机构做官,那么他就从社会最底层到了精英统治阶层中了,这也就是威权的精英统治与民主主义的精英统治的最大差别,政治领导权是否对外开放,这个就是民主主义精英统治,兼顾公共利益,普通民众可以选择精英。

第六讲:政府结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有不同层次:(1)政府形式(2)选举制(3)政党体制

政府形式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已经学过,以美国为主的总统制,法国为主的半总统制,英国为主的议会制,具体形式的讲解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一一讲解了,有兴趣的初中历史课本上就有,当然其中著名的构思,政府形式存在的背景,历史原因,阶级基础等复杂的构成笔者还资历尚浅,给不了一个很好的解答。

说到选举制,我不知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选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我做为中国一个偏僻的农村,也亲眼见过村里的选举,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届选举村长时,有个人拿着选举单给我一张,让我来选,可名单上三个人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当时就是觉得好玩,也可能是大人看我小逗我玩,对我说,把字认全我就给你糖吃,我就随手勾了一个,以至于这件事被我到处宣扬,我也有政治参与的机会过。

可是真正的选举制度背后到底存在着多少原因,小到农村村长的选举,那大到美国总统竞选,选民投票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的呢?马克思的阶级史观说明了阶级身份影响政治立场和观念概念。不管是什么时候,穷人和富人在很多重要政治立场的观点相左。

不管是什么政府结构与政治制度,政党的存在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重要,虽然华盛顿离职演说上提到要当时的政治精英们警惕政党,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上也说过:“政党是自由政府生来就有的恶。”可是现在民主政治已经离不开政党政治了,政党创造出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体已经与政党互栖共生了,而且政党政治关系到政府的稳定性和民主本身的稳定性。(强烈推荐英国迈克尔.道布斯的《纸牌屋》,超级精彩!)

现在的民主国家分别有不同的民主模式,美国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1956年就区分了民主的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政治制度,斯堪的纳维亚政治制度,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制度。我们思考,到底哪种才是最优良的呢?就像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有一个章节说道,什么才是优良政府的模式?哪一种可以有利于民主政体的稳定?

宪法工程学就是试图通过有意识的宪法与政治制度设计来达到某些预期的政治目标,而宪法设计与制度安排就是为了实现政体稳定与达成治理绩效。最近我们国家修改宪法,开两会,正是更好的为了国家的发展与更加稳定的政体,为了整个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随着时代来调整战略,调整宪法工程,只为了中国的更好的发展。

无论是民主模式的多样性,还是新兴民主政体的宪法设计,都体现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有效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来建构合理的政治秩序,过去,现在,一直都是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前六讲看完后笔者的一点小感悟:

小时候,村里修路,我问大人,谁给我们修的路呀?大人总会说:国家给我们修的。之前我家要扩建院子,当时还不让扩,大人说:政府不让扩。我又问: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国家不让扩啊?我爸说,不一样,这次应该是政府。我就纳闷,国家是谁?政府是谁?我问大人,他们总是笑,说,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可是我现在还不知道,之前一直认为国家就是北京天安门,政府就是我们县城的县委。现在知道肯定不是,但还是不理解,我还问我爸,我爸说,你自己看书,研究研究,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通过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有一些现在学者的《论政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及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知道了前路漫漫,所知道的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不,一滴水还没有,就像一个朋友说,党史其中一个小事件那都是一本书,够你研究的了,对,政治无处不在,就像这本书的开头就说了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政治,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快乐不快乐,通常这都很政治有关。

无戒365天训练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