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北大》--WHY
《向往的北大》--WHY(为什么要读?)
在鹅厂的近十年,在游戏系统的3000多个日与夜,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用“产品思维”思考。“读研”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产品。作为一名游戏人,我更习惯于把他当做一款新游戏的开发。
每一款新游戏在开发之前,就必须有“预研”。预研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只有把这个阶段研究分析解释明白了,才能明确游戏的IP、类型、核心玩法、用户范围、指标预估等等,进而争取到老板和公司的支持。
对于读研来说,同样必须有这个阶段。逐一解析“我要在哪里读?”“读什么专业?”“读哪个学校?”“读哪个级别?”“读什么类型(全日制/非全)”“耗时多长?”“成本多高?”“能带来什么回报?”等等。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基本上就能构建出合乎身心的“产品模型”了。
记着:为什么要开发新游戏?
制作人:为了理想,也为了钱。
新裤子:所有为了理想的奋斗都是为了钱!
老板:下一个问题。
对于游戏人来说,“为什么要做游戏”这个问题貌似有点多余有点傻。但对于“读研”人来说,“为什么要读”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必要花点时间花点心思仔细想想,尽量想清楚想明白。
那么,为什么要考研呢?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个问题绝对没有标准答案,甚至都没有阅卷指导。
我只能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一) 读书,幸福的感觉
自觉不是学霸,也绝非满腹诗书,更不是学术型人才。但是,每每想起来又能在校园“读书”这件事情,会有一股“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也会有一种“很嗨”的期待心情。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老师”这个职业很敬重并心存期待,也很长一段时间认为自己的终极梦想是做一名大学老师,但光想着要至少读到博士,要饱读诗书,要潜心研究,要学术钻研,还要……就怯怯的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不管怎么样,都不妨碍“想读书”这个念想一直埋在心间,像一颗种子,在土壤下慢慢的生长,待到阳光养分充足时,就会破土而出冒出新芽。
所以,对于我而言,读书,首先与念想有关。
(二)时间,现在刚好有
12年前大学毕业,忙着工作、恋爱、结婚、生娃、旅行、购物、赚钱,俗世的各种各样都积极的去体验。工作很忙,生活很满,貌似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读书。“读研”这个情境,脑补过很多次,但还没能真正付诸实践。然而,时机就这么敲到好处的来到。
2018年8月,全身心投入的产品(一款棋牌游戏),经过五年多的精心运营,做到了中国第一,全球领航。我曾固执的认为我会陪这个产品至少十年,但就在这个八月,一切戛然而止。在这个产品中,我所负责的模块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无到有孕育和培养,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好不容易如今亭亭玉立,却突然“被拐了”,那种空落确实很痛。12月,和好友去欧洲待了两周,聊了很多,过去现在和未来。回顾过去的这十二年怎么过的,思考了未来十二年想怎么过。“念想”应该感受到了母体的变化,这两周里猛烈的生长很快的就破土而出了。
于是,回国后,就开始为实现这个念想做规划和准备。
首先,面临岗位要做调动,可以去产品,也可以去中台。过去的五年我在一款产品深耕细作,产品的全流程我都比较清晰。如果再扎入另一款产品,对于我自己而言,做的事情跟之前没有大的区别,自主性和发挥空间可能还不如从前,而且视野、格局和资源上也不会具备全球性;对于工作室来说,那么多优秀的同事,那么多青年才俊,并不缺我一个产品经理。如果去中台,对于我自己而言,所遇之伙伴更高精尖,所谈之事更高级别,所负责之业务更全方位,所移动之范围更广阔;对于工作室来说,我的个性、资质、专业能力、责任心完美契合中台的需求,是非常合适的人选,用老板的话说,可能会比之前的岗位发挥更大的价值。中台工作相对来说也更加自主,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更关注整体性和连贯性而非短频反馈和单个事件。所以,这个选择不太费劲,决定去中台。
然后,非常幸运,非常幸运,非常幸运遇到了中台的新领导,是一位仁心智者,也是一位终身学习者,更是一位愿意成就他人的善者。他自己读了三个MBA,也非常支持同伴继续学习和深造。在他的鼓励下,我的“念想”从“读研”升级到“读名校研究生”。真心非常感激他,如果没有遇到他,如果没有他的鼓励和支持,我可能读的就不是北大,也就没有这个《向往的北大》系列了。
最后,就需要综合评估工作的节奏、家庭的结构和生活的欲望,来判断是否能够支撑备考和学业两个阶段的时间投入了。于家庭,对于一个二胎妈妈来说,目前两个娃一个读小学,一个马上幼儿园,家里有得力的帮手(姐姐和公公婆婆)能把大大小小的杂事全部包揽,先生在外企多年相对时间较为宽松和规律也能够分担较多孩子的养育。于工作,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没有心理负担,我的自觉和专业让我有把握继续保持好工作成效,中台的长线任务模式和结果导向也让我能够更自主的安排和适时的调整节奏。于生活,决定要“读研”,就意味着这三年的高频旅行、高额消费、舒适状态都会要收敛很多,以适应学业的投入所需。这三项综合来看,是我愿意接受也基本有把握的。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都是机遇,都是运气,都是巧合。
刚刚好工作有得选,刚刚好领导特别好,刚刚好家里人特别给力。
但我想说的是哪有那么多刚刚好,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机遇、运气和巧合是过往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的触发和升华,如果没有过往的学习积累、人品积攒、信念支撑,也不会有后面的这些。有些人比较早就获得了触发,有些人比较晚,当然也有的人一生都没有获得。但我始终相信,如果不持续的积累能量,是肯定不会获得的。
所以,每一个选择都是“被动”和“主动”的完美相遇。对我而言,“被动”在于环境的突变,被迫调整生命的节奏;“主动”在于这件事情并不是心血来潮临时起意,而是“念想”一直在生长。
(三)学费,还好付得起
MBA,全日制的十万起,非全日制的动辄几十万,名校的更是三十万起跳。即便是对于小中产家庭来说,也不能算一笔小开支。基本每个学校在做资料收集的时候都要了解一下申请人的年薪状况,至少要确保学费对于申请人来说不是过于沉重的负担。北大的学费是32.8万,非常良心的跟2019届持平,这让所有预备队的成员都欣喜若狂,原本大家的学业基金都准备了39.8万,瞬间感觉白捡了7万块。而且学费是分两次付的,平均下来每年就是16.4万。这样一算,很多同学也感觉“还好付得起”。不管是家里支持,还是自有储蓄,或是低息贷款,甚至是亲友借款,等等,有100种方法可以解决学费的问题,关键是自己认为这个学费值不值得,愿不愿意。
所以,对于我而言,虽然背负着各种贷款,生活开支也挺大,可能还达不到小中产的范畴,但学费,还好付得起也愿意付。
(四) 回报,经历都值得
最后我才来考虑回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很多亲朋好友在一开始就会很自然的给与我的鼓励和安慰。
“你读完以后一定会升职加薪加倍赚回来的!”
“读了研究生以后身价就不一样了呀。”
“读MBA,会认识很多高级的人,就当社交投入都值得的吧。”
……
“可能我读完书,就回家当家庭主妇了。哈哈哈”,这是我的标准回复。对于回报,我无法预估更不能保证,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给我承诺。我只相信,这三年的经历,这三年的成长,这三年的思考,对我的人生来说会是弥足珍贵,人生只有一次,所有经历都值得,都将成为美的回忆。
所以,回报,是我最后才想到的,也没想出来答案,索性不想了。
2020年2月24日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