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一个月总结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安伍

转行人力资源招聘岗已经一个月了,我经历了初入职时充满恐慌的紧张,也从一个只有一些理论基础的“门外汉”,到完整地经历了校招的前期宣传、协调,校园招聘的实地宣讲、笔试安排,以及后期数据统计和整体梳理总结,虽然做了很多“打酱油”的基础工作,却也实打实地接触和了解了人力资源的部分招聘工作,想象中理想的理论,从空中飘落,扎实地落到了现实的地面。

我也不禁产生了困惑:

因为刚入职,我接触的工作简单浅显,又细碎繁琐,流程类的事务性工作居多,做起来没有价值感,可替代性也很强,谁来做都可以。如何从浅杂的日常工作抽身,进行学习思考呢?又该学习什么?将重点放在哪里?

正在学习诺言社区《未来属于少学习的人》课程里的“从点到面解决问题”这一章,对于我目前的职业学习困惑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抓住根本

课程中谈到,需要有本质思维,抓住事物的重点,以此真正了解事物,比如,什么是好的教育呢?孩子喜欢学习、从业者有价值感、家长有成长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这是了解教育行业很好的要点。

对我工作的启示:

什么是好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什么是好的招聘人员?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各项工作的实践均可以此为基准。

首先要了解最本质的东西,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和其中的招聘工作,理解它们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可以阅读之前的前辈推荐给我的彼得·德鲁克和许玉林关于管理的书籍。

其次,可以找到业界最优秀的HR们,向他们学习。

多和业内人士交流,报名明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和更多业内人士讨论。学习相关的线上课程,向优秀同行取经。就身边而言,可以向每一个有经验的HR同事学习,找到他们身上的亮点,模仿并超越。

二、系统思考

课程还介绍到,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事物,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地思考,而非单一化的归因。

还是拿教育做例子,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仅是学校、老师教学的影响,与社会、家庭、孩子及其相互关系都有有影响。

底层逻辑:教育其实是社会问题(社会背景、社会转型)在教育里的展现

关键问题:学生、家长、老师、社区、社会的相互关系

基本理念:构建人和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工具方法: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孩子沟通等方法

需要重构底层体系里的关系,才能构建好健康、有生命力的教育生态。

对我工作的启示:

底层逻辑:

单就我从事的招聘工作而言,可能和大的经济环境有关(供需关系),也与毕业生人数、政府政策、企业发展(企业需求变化)、企业知名度、岗位的难度等相关。

关键问题:

在上一点的基础上,了解人力资源及其中的招聘对于公司的意义与所处的位置,以及与每个部门的联系。

基本理念:

公司文化、价值观、工作方式等。

工具方法:

招聘的宣传、执行等方面。

以上只是我粗浅的认知,还需要不断深入探索。

目前我的工作还集中在具体的执行方法上。当然,眼前的工作首先要认真完成。我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计划,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慢慢找答案。这样就不会慌乱啦~

没有捷径,只有慢慢积累练习,不断学习。对于慢性格的我来说更是如此。

宏观的方向是起点,也是终点。前路还很长,要有耐性,安心走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