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二流学校里的一流学生
高考又结束啦!
(我的高考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首先,祝所有高考过的学子们都能得到自己理想的好成绩,进入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学。
如果没有成功进入,也不要灰心。
我们可以努力,在二流学校里做一流的学生。
1.
前几天看见很有意思的一条理论:歧视性理论。
大概指企业在劳动力市场雇佣时,
往往将求职者的群体特征推断为个人特征,
这种做法会使不利群体遭受统计性歧视。
应用于大学生,应该是:某些很好的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硬性规定要某985或211高校生,
于是那些“双非”的学生便了解到自己不可能进入这样的企业,
于是不去想着要去提升自己,以达到较强的能力,
因为他当前的能力已经足以使他进入能够接纳他的公司或集体。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有很多。
【我因为某种原因不考研,所以我不需要去争取班级前几名,不用考虑保送的事。
【我之后的工作就只是一名小学老师了,所以读那么多书没用的,把小学课本看好就可以了。
但往往,当你习惯于以六十分要求自己时,你渐渐就真的做不成九十分的事了。
甚至那些高呼“六十分万岁,少一分浪费”的人,往往只能拿到五十多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当你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时,本以为自己会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达到成功。
可慢慢看见身边的人并不是像你想象中一般。
他们整日将工作当作任务,完成既是万岁,更不会考虑提升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们还告诉你所处的工作其实简单繁琐,你只要本分做好就是最好。
在你提出一些新的建设性方案时予以打击,声称现状不需要改变。
在你自己尝试做出一番改变时,他们也会发出“你做的是不必要的”的质疑。
久而久之,你也会觉得,待在这样的一群人中间,用原有的那些能力来处理工作,
就已经是足够了的了。
与别人的水平相比,自己甚至还要高一些。
于是自我满足,不再思考任何提升。
但其实,不进步,就已经代表着退步了。
2.
那么如何有效地改变现状呢?
首先,也是最有效的。
逃离那个让你不思进取的圈子,去和一群视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可耻的人在一起。
我一直坚信,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的寝室全寝室都能考研成功,而有的寝室一个都考不上。
大概都是室友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
当周围人不能带来好的影响时,去尽量寻找能带给你正面影响的圈子吧!
【当需要更加专心的学习时,多去图书馆。
你会看见一群人都在努力学习,在他们的脸上能看见获取知识的骄傲与对懒惰的愤慨。
【当需要减肥或者克服身体上的懒惰时,多去操场或者健身房。
那里挥汗如雨的人们同样带给你许多正面的影响。
当你思考着要如何去改变的时候,当你还为自己的无所事事感到惭愧的时候,
拿就已经比那些完全不试图做出任何改变的人强多了。
除此之外,,更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知道自己一个月之内,一年之内,甚至五年之内要做成什么事情。
然后按照目标,一点点地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
当目标清晰了,面对再多人的质疑与指责,大概都能坚定地自己说:
我想要的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要到达的地方也绝对不是这里。
继而抛弃所有的自我怀疑,再也没有人能够影响到你。
3.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上学要去一等的学校,做人要做一等人。不是要你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能看见更大的世界。”
即使进不去一等的学校,也要努力在一等的学校里做一等的学生。
能考到第一,为什么不能就努力一点去考到第一呢?
能考到九十分,为什么要说六十分万岁呢?
能够做到更好的,为什么给自己要求变低,
以至于自己的能力最终就停留在了六十分呢?
有的人就是可以说他做什么都能做好,
即使是两个不相关的职业,他也能游刃有余。
因为这种人从来不给自己设限,
他不说自己达到什么水平就万事大吉了,而是一直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做所有的事情。
有的人常说【我和家乡签了合约,以后肯定是要回去做一个小学教师的,所以我不需要看那么多书,电脑软件也是懂一点就可以了
【反正也进不了大公司,没有必要那么严格要求自己吧
【你的专业又不是学的这个,不懂也没关系啦,没人怪你
大概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就放在了他们目前所能看见的地方,
没有想到之后的一系列发展。
其实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决定我们生活的样子。
就好像今天的你是过去五年的你决定的,
而五年后的你,就是今天的你决定的。
虽然我们好像能够一眼看见五年之内的生活:
在一个小公司里勤勤恳恳做一个本分的职员等等。
看起来好像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但是当机会到来的时候,
你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庸的,跟周围人毫无区别,甚至还要差劲的人,
机会又怎么会给你呢。
可能到时候才会想起,
如果我……就好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平庸,继续浪费时间。
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目标设的更加清楚,
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怎么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我一直坚信:只要你对一件事情下定决定,
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任何事情都有戏。
我们永远可以选择,做一个一等的人。
一等不是要和别人比,更是要与自己比。
是一种不给自己设限,努力做到更好的心态,
不被环境影响,相反地,带给周围人许多正能量。
即使在二流的学校里,也可以做一个一流的学生。
未来的十年,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