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人生格局的修炼散文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八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30人  刘法欣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八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八

【原文】

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善 战 者 , 不 怒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是 谓 用 人 之 力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

【大意解读】

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善 战 者 , 不 怒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

        善于做国士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有愤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和敌人硬争;善于使用别人的人,会谦虚待人。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是 谓 用 人 之 力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

        这就是所说的不争之德,这就是所说的善于运用别人的力量,这就是所说的与天道以及自古为道的极致相匹配。

读后略议

        没有做过国士,更没有作战经验,不好揣度别人为什么那样做,这里还是从修理身心说起。

        站在道的角度,道外无一物,站在佛的角度,心外无一法。因此,与其说战胜他人,倒不如说战胜自己,与其说与天下争,倒不如说与自己争。所谓天下太平,其实就是自己内心太平。

        所以说,有道之士,不会勇武浮躁;他善于战胜自己的愤怒情绪,所以他不怒;他善于战胜愤怒情绪的方法是不参与愤怒情绪,不与愤怒情绪争高低,它自己来了,也会自己走掉。

        所以说,有道之士谦下自守不妄作为,心心念念就会无不合道,此所谓“善用人者為之下”,与上一章“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同一意趣。

  说来说去,都是在给道之不争、无为、无不为作注脚。

        用现在流行的心灵学语言风格说,就是外面的世界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影,一切发生都是自己内心的需要。外面的世界无须改变,要想改变就改变自己。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