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工具包人物春秋一支小笔

中国式父母——“孝子”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152人  西瓜甜甜啦

1

曾经,我不止一次笑话过一位同事:“你怎么就那么孝顺你儿子呢?你是真正的‘孝子贤孙’。”

没想到,终有一天,我也会和中国广大的父母一样,“孝顺”儿子,时刻为儿子着想,成了不折不扣的“孝子”。

这话要从孩子升入高中说起。

在高一以前,我们从来不觉得孩子上学,我们要有什么压力?所以我之前才会笑话同事,不理解同事的做法——作为父母,怎么可以孝顺儿子呢?

2

但这一切,从孩子跨进一中的门槛的那一天起就改变了。

首先是作息上的变化。原来孩子不需要掐着时间去上学:小学离我们家很近,步行只要3分钟左右;到了初中,我们家到孩子教室,直线距离不会超过100米;而现在,居然有2、3公里远了。

为此,孩子不止一次地抱怨:太远了,太远了,这样下去会累死。

的确,每趟要20多分钟,一天要往返6趟,真的不简单。

听着孩子的抱怨,我突然理解了那些想方设法要买学区房的父母们:其实,他们只想为孩子争取一点,更多一点的睡眠时间,而不想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各种交通工具上

为了解决“路程远”的问题,我们先是从朋友那里借来一辆旧自行车,半个多月后,花了800多块钱,为孩子买了一辆山地车。

看着那崭新的自行车,我知道,我们的“孝子”之旅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3

进了高中,孩子的作业量大大增加了,难度也大大提高了。

虽然自己也曾读过高中,成绩也不赖,但时过境迁,我早已把当年的知识悉数“还给”了老师们。

而孩子还是经常会来问我问题,文科的我暂且可以应付,实在不行的,就去求助万能的百度。

但理科,咱却连“望文生义”都做不到了:因为那些名词、那些定理,早就被我抛到爪哇国外了。

孩子眼中的难题,在我眼里更觉得高不可攀,从此,“你都不会做,那妈妈我就更不会了”,这句话就成为我的口头禅。

每次看着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我也很着急,可惜我爱莫能助,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作为“孝子”的我最最头疼,亦最无可奈何的一件事。

4

而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量给孩子做好吃的饭菜

在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第二天的早餐,不断变化的各种主食、牛奶、鸡蛋,有时候还外加水果,恨不得让孩子吃下整个美食世界的美食。只为了它们能让孩子精神一上午,开心一整天。

至于午餐,我这“孝子”是失职的:因为工作,我不能保证天天都在家做饭,更多时候,孩子只能将就着吃饭,而做不到讲究。

于是,我就尽量在夜宵上进行弥补。

夜里十点半到家的孩子,往往一进门就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热气腾腾的夜宵:或是一碗刚刚出锅的各种面食;或是刚出炉不久的甜点;或是绝对“原创”的各种“王氏美食”

面对一边喊很累,一边把夜宵吃得津津有味的儿子,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孝子”最成功的地方。

咱不能在学习上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我可以让孩子的胃得到满足啊,这应该也是一种极致的“孝顺”吧?

5

有人说过,要是可以,她宁可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匀给孩子。

我知道,这不现实,我也做不到,于是我就尽自己的各种所能,让孩子安然入睡,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

有研究证明,人每天只要保证3个小时以上的深度睡眠,第二天就不会太疲劳。

据说,黄金视力贴可以缓解眼疲劳,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可以降低近视度数,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找同学买来三大盒,共300贴,只为了改善压力山大的孩子的睡眠质量。

开始,孩子各种不配合,说,冰冰凉凉的感觉很不好,反而更影响他的睡眠。

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加上自己的亲身示范,最后孩子慢慢认可了老妈我的良苦用心:视力贴果然可以缓解眼疲劳,视力贴果然可以让他眼镜的度数没有再增加

我也和前文提到的妈妈探讨过,既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匀给孩子,但如果我们能创造条件,让孩子睡个好觉,这绝对也是一种“孝子”行为,不是吗?

6

其实,每个“家有高中生”的父母,都和我一样压力山大,时刻都想着如何减轻孩子的压力,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但身为父母的我们却显得那么无奈,那么有劲无处使。

不止一次在孩子的班级群里看到家长说:我们孩子都已经很认真,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不理想?更有家长告诉我,她女儿退步了,哭着打电话告诉她,她都不想读书了……

也许,这才是“孝子”的我们,最最心痛的地方。

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想做“孝子”的我们却力不从心。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很无奈,但我知道:学习是慢功夫,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不可否认,能进实验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很优秀,至少他们都曾经优秀过。

但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走出瓶颈,迎向未来呢?近一年来,我始终在思考,但依然很迷茫,我想用以下几点和高一的家长共勉:

第一,教会孩子淡化成绩观念,这点真的很重要。高中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重组,更多的是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一次的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你就退步了,不行了。也许是这块知识你还没掌握牢固,而老师刚好就考了,所以你的得分就不高了;

第二,要让孩子进行反思。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高中生不仅仅要反思自己的言行,更要反思每天自己在学习上的得与失,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要和老师做好沟通。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要让孩子试着去适应不同的老师,而不是抱怨或者破罐破摔。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家长要学会等待,始终相信孩子“一定行”。“是蓓蕾总会开花的”,既然孩子能考进一中,说明TA肯定有一技之长的。身为“孝子”的我们,必须要小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不管他目前的成绩怎样,我们都要相信孩子能学好,终有一天,他会迎头赶上的。

也许,这才是让“孝子”的我们最头疼的地方——我们只能憋着,只能等着,无法发作,也用力不上。这样的“孝子”真不是人当的,可是谁让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呢?谁让我们是中国的孩子父母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