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我靠文字收入上万。
大学一年,靠文字发家挣到上万的我此时在想什么。
是的啊,毫不虚假的说。
我已经收入上万了。
曾经我靠文学发家,如今却不愿意再继续给自己幻想。
首先,你们一定想知道我究竟怎么做到的。
第一项收入,广告。大二上半年偶尔会接广告文案,它的要求很高,要新颖要果断要高端,要让人看到这十个字就会想要买他的产品,十个字字字诛心的感觉。后来我很少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它廉价要求又很高。但是我第一个广告文案确实给我拿到了第一笔稿费。30块钱,在那个还算的上春风明媚的下午,我依旧去咖啡厅给自己叫了一杯卡布奇诺和一块慕斯蛋糕,但是味道已经不一样了。
第二项收入,公众号投稿。同校的学长,接受了系统的爆文培训,曾经在一个知名的大号上发过文章,稿费三千。看这个稿费恐怕你也能想到这个公众号,就不赘言了。我所能审核通过的,也就是一些比较小众的公众号,稿费的收入也只是几只笔的价钱。(很喜欢收藏好看的笔)。
第三项收入 ,文章代写。初入这一行时,是个小姐姐带我,她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克扣比别人要少很多。我给自己立下标准,绝不代写论文。尤其文学类的论文,我觉得这是他们对自己学术的苛待。我写的最多的还是给一些工作了的人写演讲稿,学习心得,或者给一些杂志和企业内刊写卷首语和扉页诗歌。最多的时候收入月三千。我很喜欢给企业内刊写卷首语的感觉,老板出手阔绰好交谈,文字有力不需娇柔,都是一线工人的心声而已。
第四项收入,家居设计淘宝网页。这一项,是目前做的最持久的。因为看到家居风格就出奇的喜欢所以能够准确的来说出消费热点,文字也都能写的流畅自然。说来也奇怪,我喜欢看不一样的家居风格图,如果不是学文学的,我可能就去学设计了。
第五项收入,为明星工作室撰写流量文章。这一项是意外收获,流量文章是层次问题,因为我不追星,有时写的太认真还会被质疑“会被读不懂。”久而久之我就放弃了这个工作。老板和我相处的很好,只是每次说某某明星多么努力多么认真的时候我就觉得很讽刺,头脑里不认可,文字也就不会太有力,于是我不得已放弃了这个工作。
我喜欢写东西,因而愿意把一些感触写在博客上后来是公众号。并且乐于让其他人知道,经营公众号之初,是为了配合我的写作欲望,起名叫“考拉小姐与树袋熊”,有营造两个“我”的意思。
刚刚拿到稿费的时候,我家人很有嗤之以鼻的意思,他们认为我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学习,兼职一类不用上心。我当时有些固执,觉得能够出去旅游,买点好看的衣服口红,不必增加父母的负担,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
OK,谈完了我为何收入上万,现在回到正题。我在想什么。
一年已经过去,我曾经纠结过我到底考不考研,也因为我比别人更加潇洒恣意的生活骄傲过,我曾经觉得我已经可以了,很有一些洋洋得意的意思。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才觉得,原来这些什么都不算。
不要说收入上万,哪怕月入上万。我都没有可以清晰可见的未来,拿笔杆子吃饭的人,太多了。我不是郭敬明韩寒那样的才华横溢之人,也并非蒋方舟那些少年锋芒毕露之士。我现在的收入,只是海市蜃楼。
我一直说大学的兼职千万要动脑子,不要去给人家当服务生或者在楼下送外卖,并不是瞧不起这些工作,而是我们在最应该锻炼自己的时间应该去做能够锻炼自己的工作。我们以后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这些工作,去看那些人情世故。
但是其实,我也不应该在这样的文字游戏上沾沾自喜。久被压榨的思路,已经跟不上我的创作需要,我不得不暂停而奔向图书馆,在大一一年我可以保证每周读两本书,(我看书速度有点囫囵吞枣),但是大二一个月都不一定读完一本书。金钱对人的腐蚀是肉眼可见的,你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从满腹经纶到江郎才尽。
至于学业,我听过一个很狂妄的男生说,大学四年,如果不是985211,你没有听课的必要。我虽然不认同他的话,但是看我荒废的程度仍然没能让我荒废我的考试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大学里的考试真的有点水。
埋头在文字幻化的利益里,我好像失去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也丢失了许多习惯做的事情。大三一年,我慢慢放下许多事务,包括一些学校工作,慢慢的出门远行,重新给自己制定计划行程,有了目标和希望,好像比一夜暴富的时候更安然稳定。
我深知青春可荒唐,但不愿自己一味荒唐。我愿意朝九晚五爬格子,但不愿意在此时放弃多重可能。我依旧会慢慢摆正自己的方向,也不会忘记对未来的期望,更不会失去对文字的向往。我可以一点一点的重新开始,做在图书馆安静读书的少女,做每天都在博客上分享心情的星光,即便我的安静时光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