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表彰优秀考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随着高考成绩的出现,各个家长和老师的关心也随之来临。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极力表扬,成绩差的学生受到社会的种种指责。
然而,奇葩的事情是,在农村的一些地方,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居然受到各种各样的表彰:有老板的现金送礼,更有政府的大搞排场,开豪车接送、拉条幅。考生被送到众人中间,村民的各种掌声热烈欢迎。总之,很多部门都加入这场热闹的庆祝之中。而考得不好的考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种排场,被旁人指责,被父母批评,更甚者要受老师的冷落。有的甚至受不了,选择去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样的事近年来越演越烈,往坏处想,它分明助推了应试教育,向不具备太多文化知识的村民宣传了高考定终生的道理。还有近段时间发生的衡水中学不断被建设分校,一场“衡水模式”被大肆宣传。此种种的方式,无一不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考得好的学生,整个人生就光彩了吗?要知道,上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在中国各行各业的优秀人中,有很多都是没上过好大学,甚至没读过大学的人呢?且调查发现,从顶尖大学出来的毕业生能成国家栋梁之才少之又少了,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是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所以一次高考决定不了什么。
马云经历三次高考才考上个本科,现在还有人敢质疑他不成功吗?作家蒋勋曾对过应试教育提出很强烈的批判:“分数越高的学生越要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分数上”。蒋勋因为文学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但当再回头看那些曾经的好孩子时,现在的他们在感情和婚姻的问题上始终没办法解决。

我虽不完全批判应试教育,毕竟它让很多农村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还是很多人人生的最公平竞争。但社会的过度功利化进入学生心灵,让他们过度看重目前小小成功,这又怎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呢?虽然应试教育是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但各种教育部门和媒体对成功的引导必将伤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像日本,学生的考试成绩从不会在当众公布,家长也不会像中国式的家长那样在饭桌上攀比孩子的成绩。所以说日本会培养出很多各种大师,包括工匠型人才。而中国呢?这样的应试教育只会培养一些考试机器,一些被成功冲昏头脑的孩子。
过度地表彰高考生,实质让整个社会都浮躁,无非就是在告诉学生高考定终身。所以呢?在中国当学生的,十几年的埋头苦读就为了那一次高考服务。完了,到大学就轻松了。而发达国家呢?人家可是到了大学才开启真正所谓的苦读,以前的中学小学都是打基础。所以人家培养出那么多精英。从中国式的教育出来社会的学生则又被“成功学”的道理指引,这样的学生,又谈何为国家做贡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