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更健康
从2017年初至今,一年半中我写的随笔已超过50万字,尽管文笔不太顺畅、字词不能达意,但与笔友的交流却源源不断。每有新作,不觉地沾沾自喜,颇有成就之感。遇到笔友点评,定会自我反省、对照检查一番。也有好多笔友询问我笔耕的动机和动力,我都以自娱自乐、预防老年痴呆作答,尽管冠冕堂皇,但也掩藏了很大一部分内容,现与笔友共享。
一、有闲
从前年9月份,因业务范围的调整,原由我兼管的安全工作由别人专管,内心压力减轻了许多。适值同事赠送其父所写的两本专辑供我阅读,获益匪浅。沟起了我上学时期心中掩藏着的那点文学方面的非分之想,圆梦就成为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因此,决心既下、立即见诸于行动。经过两周时间夜以继日的书写,十四万字的、记录我参加工作之前经历的《往事如烟》终见雏形。在经过一周的养精蓄锐后,又进行了一周的最后冲刺,终于定稿。后由女儿编辑、设计后,作为父亲节的礼物自费印刷百本,分送好友分享、指正,一时反响强烈、索要者众,只能等待下次增印后再予满足。通过这次写作,我意识到年龄不饶人的道理,如此“拚命”,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反倒对自已的健康损害很大。
去年五月,太原市西山地区“三河一路”工程建设开工,我上下班途中乘坐的通勤车,因道路封堵、车辆拥挤等原因,单程行驶时间由原来的半个小时延长到近一个小时,无所事事之时,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机把所见、所闻、所想都记录了下来,可谓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后先编辑《通勤留笔》一册、今年又续写《戊戌看世界》一辑。因题材相近,于“三河一路”工程即将竣工之时,合编为近三十万字的《通勤留笔》留存,作为我一年心路历程的见证。本想封笔休息一段时间,可不到一周时间手就有点闲得发慌,只好开辟新专题《弹指一挥间》,写点参加工作以来的感想。
二、有钱
纵观历史上许多文学巨匠,在书写传世佳作之时,往往承受着自身物质匮乏的窘境,身心备受煎熬与摧残,有的甚至在自己的作品面世之时,已踏上天国的不归之路,不能亲眼目睹作品的反响,留下永生的遗憾。
我等平民百姓与文学大家自不能相提并论,当然也没有资格与他们进行任何比较。只是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与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需要食人间烟火,起码的一日三餐是万万离不开的,否则手无缚笔之力,哪还有写作的闲情逸致。同时,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承上启下,需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让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儿女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而我参加工作已近四十年,不能说是家财万贯,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还是富富有余,而且家人身体基本上保持健康状态,没有什么难解的后顾之忧,可谓是处于人生中最舒坦、安逸的时期。因此,重拾爱好也不会引起其他的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有心情
有人说过:文学作品是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呈现。我对这句话十分赞成,并有切身的体会。
曾经有笔友问过我:我怎么觉得你一直都是乐观向上的?对这个问题,我在《书写快乐》一章中有过论述,就是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我们都要努力地发现其中闪现出的、任何好的一面的东西,并充满感情地予以赞美、讴歌。这样,才能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得充满诗意,把一地鸡毛的琐碎变成一句风轻云淡的笑谈,也才能感觉到天地宽阔、处处有情。
说白了,就是要有个好的心情,并为好心情的持久保持而创造条件、增添活力。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保持正能量,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效果。
四、有交流
人们经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有人说:快乐是要与人分享的。我之所以写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自娱自休。抚今追昔,对已经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梳理、描述,是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一种心灵碰撞和交流,也是对自己所持认识和观点的一次升华和萃取。尽管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但当年的人物、事件通过笔触仿佛历历在目、重现于前,从中分析、归纳出自己的新的看法和见解,发掘出一星半点的、自认为是灵魂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交流的过程,有利于心脑健康。
同时,我经常选择部分章节与家人、亲友、同事即时分享,泛起我们共同的记忆,再现美好的青春时光,对“激情燃烧的岁月”来一番感概和讨论,无形之中加深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使早已显得平淡无奇的感情添加了新的作料,重新建立起沟通和联系的渠道。部分过去的老同事也因此而拿起笔来,将书写的内容发来共享,逐渐地扩大了写作的群体,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想增加了新的内涵。尤其是《简书》群里天南海北、尚未谋面的众多笔友,通过评论、点赞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邀请我成为他们所建专题的编辑,为他们的专题建言献策。正是: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管他个山高水长、天各一方,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又多了许多,友谊之树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