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3——从一字长蛇到十面埋伏阵
今天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二章——阅读的层次,作者认为阅读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基础阅读,第二层次叫检视阅读,第三层次叫分析阅读,第四层次叫主题阅读。作者特意写到,为啥叫四个层次,而不叫四个类型,因为层次是再高的层次也包含较低层次的特性,也就是说阅读的层次是递进的。如何想通过耳熟能详的叫法,让大家记住呢?我嘴边出来了“四门兜底阵”,再一查。从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一直到十面埋伏阵,阵法就是层层递进的,天地三才阵也就是二龙出水阵演变而来的,当二龙中间往前,就可以成功的形成了天地三才阵。
从最基本的“基础阅读”,到最高深的“主题阅读”的过程,就像登高楼一般,每上一个层次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
第一层次叫做“基础阅读”,小孩子开始认字后就会马上进入这个层次的阅读,要问读者“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把一句句子拼起来,找到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譬如幼儿园老师一直会问,“这张画里的猫在干什么”。
第二层次叫做“检视阅读”,当读者进入这个层次,这时候要强调的是速度,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到这本书的重点。这时大多数情况要问读者“这篇文章在讲什么”这个问题。小学老师会问,“这张画画了什么呀?”。
第三层次叫做“分析阅读”,这个层次就有一个关键词“全”,全盘阅读、完整阅读或者说是优质阅读,一定要以抽丝剥茧、顺藤摸瓜、满引株求的心态去阅读。检视阅读追求的是在有限时间内最完整的阅读,而分析阅读是在无限时间内追求最完整的阅读。中学老师会问,“这张画反映了什么的社会场景、心理状态啊”。
第四层次叫做“主题阅读”,这个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也是最复杂、最系统的。主题阅读,不是只是读一本书,而是要把相关的书都要读完,并且例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从一本书发展到一叠书。大学老师就会问,“这张画是属于哪个画派,哪个时期的代表作,这个画派还有其他代表作和代表人物吗?为什么在这个历史时期会产生这样的画派?”
基础阅读好比一字长蛇阵,基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而发展到主题阅读就像十面埋伏般,不仅要对书的本身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要在书本之外寻找到“黄金屋”、小手摸到“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