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敦煌那段沉痛往事
书名:敦煌往事
作者:松冈让
只要是敦煌的书每次必看,不知道自己出于什么心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去敦煌的打算,但是就是想多了解关于敦煌的一切。
提到敦煌,我就能想到大漠与戈壁,还有黄沙漫天飞,但是其实他之前的繁荣不亚于盛世长安。南朝萧梁史家刘昭甚至以“华戎一都会”来盛赞敦煌的繁华。
然而,20世纪初期,以斯坦因为代表的列强探险家们来到了中国,从敦煌骗走了经文,佛画,佛像。当初这些经卷的价格从一卷五六百日元至一卷一万日元不等,而斯坦因从手佛洞住持王圆箓手中买下整整二十四箱写经,此外,还有五箱绢画,丝织品,佛像等,共计29箱。只用了十锭马蹄银,按当时的行情换算,他用不到一千日元,就骗走了这些宝物。简直是匪夷所思。
王圆箓意外发现的莫高窟,让他重现于世,而后又是他为了钱财让这些文物流落在外。一直以来,我都只能从各种零散的资料中了解到那一场针对敦煌的文化侵略,但是我并不知道其中的过程和细节。而松冈本先生的这本【敦煌往事】将这段历史用小说的形式展现在我面前。
在书中,作者化身为主角,在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收藏家家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藏品。
老人穷尽一生心血收集各种古董文物,并开辟了独立的博物馆。神采奕奕的老人,用属于古代的沉静浇灭了主角心中那份现代的浮躁。随着老人从书库中取出的敦煌写经,他开始给我们讲起那段尘封的历史……
1905年英国斯坦因打着自己的玄藏法师的忠实信徒,带着一名中国翻译诓骗王圆箓,用十锭马蹄银带走了29箱文物。
老实说,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王道长和斯坦因都不及从中周旋的蒋孝琬可恨。
斯坦因对蒋的评价是:像蒋这种精通外语的“精英人才”,这一类人能成为外来者的得力助手,但是骨子里尽是软弱,也十分无耻,只要能得利,哪怕损害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对王道长的评价是:浑身散发着土气的王道长虽然目不识丁,却带着一股执拗的力量。他们十分无知,所以才能心安理得的以善人自居。
在斯坦因离开后的一年,法国探险队的伯希和也组建一支探险队为了藏经洞里的文物来到敦煌,当他看石室的内书时,他竟然激动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住持,太好了,您做得太好了。事实上,我听说大师将古经卷交给英国探险队之后,我忐忑不安的,不知道那些古经卷不剩多少,被带走了多少。此刻亲眼看到了它们后,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里的经卷数量真是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
真是不要脸呀,明明就是心怀不轨,竟然还说的这么光面堂皇。
再后便是日本探险队,由于这本书是日本作者所写,在日本探险队这一块,他更多的是描写了进入敦煌不易……
看完这本书只觉得让人在心痛的同时,也终于看清整个事件的始末。不得不说,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文物外流已然无法避免。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证人民安康,文物不被掠夺。真心感慨自己在这个和平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