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成语知国学]《论语》成语集萃(2)

2020-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浸善浸美

注:第一段为“原文”,第二段为“译文”,之后是“成语及释义”。

《论语·公冶长》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颜回听得一事,能推知十事,我听得一事,只能推知两事。

闻一知十--形容善于类推。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

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般的墙壁不能粉刷。

朽木粪土--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朽木不雕--比喻人不上进,不可造就。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先前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得观察他的行为。

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他聪敏而又好学,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shì)号。

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和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凡事要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思考两次,也就可以了。”

三思而行--反复再三考虑,然后再做。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很聪明;国家政治危乱时,则显得很愚笨。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达到,他的愚笨是别人达不到的。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愚蠢)逃避责任,后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我家乡的那些学生怀有远大志向,文采斐然可观,我不知怎样去造就他们。

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很少对他们有怨恨。

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我没见过能看到自己的过错而在内心自责的人。

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论语·雍也》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壮马驾的车,穿着轻柔的皮袍。我听说的是:君子周济穷急的人,而不是为富有的人再增富。

乘肥衣轻--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肥马轻裘--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别人受不了这种穷困的忧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处之泰然--若无其事的样子。含褒义,形容碰到困难厄运或异常情况,毫不在乎,镇定自若。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陋巷箪瓢--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有澹(dàn)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走路不穿小道捷径,如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行不由径--比喻为人正直,行动正大光明。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朴实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胜过朴实就会显得浮夸。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这才是君子。

文质彬彬--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说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对他说高深的道理。

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把力量用在人事方面的道义之上,尊敬鬼神而远离它,这可说是聪明的。

敬而远之--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有仁德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在前,获取成果的时候退在后,这可说是仁了。

先难后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好动,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乐山乐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wǎng)也。”

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个仁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这么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设法救人,但不可自己也陷入井中;可以受骗前往,但不可被迷惑而跳入井中。”

从井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这一道德,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了!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述而》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只阐述典籍而不进行创作,相信且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述而不作--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也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对于我有什么困难的呢?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学而不厌--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对他举出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举一反三--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孔子对颜渊说:“如用我,我就做事,如不用我,我就藏身,只有我和你能够这样吧。”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期士大夫的处世态度。

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徒手斗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会与他共事。与我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略而能成事的人。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临事而惧--遇事谨慎戒惧,意思是遇到事情应谨慎对待,做事要分析、考虑,谋划得充分才能成功。

死而无悔--自己为别人贡献出自己的性命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怨恨什么?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亦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清水,弯着手臂当作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啊。如不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如同浮云一样。

浮云富贵--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他的为人啊,发愤而忘了吃饭,快乐而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而已。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常与“乐以忘忧”连用,形容十分勤奋。

乐以忘忧--1.因乐于道而忘记忧愁。2.因为眼前快乐以致于忘记了忧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择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效法,看到他们的缺点而借鉴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而安详。

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

[见成语知国学]《论语》成语集萃(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