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总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路加福音 6:37、41-42)
人的眼睛向外,又自我中心,常常自我感觉良好,总是看到别人的问题,却不去思想、省察自己(即使明知自己有过犯,也习惯为自己找借口),所以不知道自己也一样罪恶、败坏,因此常常自以为义的论断人,也因为缺乏基督生命,无法按照圣经以神的爱劝诫、责备人(提后4:2)。
我们人往往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双重标准),主耶稣说这是假冒为善(路6:42),因为人看到并指出别人错误、罪恶时,往往大义凛然、义正严辞,这表示我们很清楚是非标准,但只是要求、定罪别人(包含身边的家人、亲友),却没有要求、定罪自己,也不思想自己其实内心、本质上和自己所指责的人是一样的,甚至更败坏。
举一个例子:许多人(我以前也是)常骂贪官腐败,贪污人民的血汗钱,但却不“想”自己生活中,常常为了一点利益就说谎,在网上看没有版权的电影,买山寨产品,逃漏税……,如果有同样机会,也往往会和他们一样贪污,为了利益出卖良心,不管是否损害社会或其他人的利益!即使自己在某方面没有犯罪,但在其他事上,也必然犯罪,甚至罪更重,就像一个孩子,语文考98的高分就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轻看其他语文没考好的同学,却不想自己的数学只考了32分。所以,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真是一点都没错,只是人往往会自欺,不愿面对和承认。
我们人往往自以为好,对自己的认知很盲目,等到环境临到了,才显出真正的生命光景;就像彼得以为自己很刚强,但等环境临到了,他才知道自己是如此软弱,三次不认主。所以,神要我们省察、试验自己的信心(林后13:5),是否有基督大能的生命(林后13:3),避免自欺!
基督徒在新生命的刚开始阶段,应该先专心信靠耶稣来对付自己,先不要去提醒、劝诫别人,因为这阶段还缺乏基督丰盛生命,还充满老我,即使讲的真理符合圣经,但往往言谈举止间流露出内心的自以为义,无法造就人,甚至常常绊倒人。等到生命到一个阶段,才能真正的以基督的生命和真理来造就人。
“先”努力信靠耶稣而得着基督生命,就能以基督的生命,神的圣爱帮助人,提醒、劝诫、责备人来造就人(提后4:2)!
注:辩论不是产生纷争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内心的罪恶,是因为我们缺乏基督生命而产生纷争、结党,圣经中,主耶稣、保罗保罗都常和人辩论真理。
人所有外在的言行举止,在任何环境下的言行表现,都是我们内在生命的真实流露,自然流露;所以,只有与基督联结而得着基督丰盛生命,才能由内而外的改变,由内而外的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