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阅读文章记录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篇文章,写写心得了。今天又到交作业的时间了,不知道写点什么,下意识的打开了《孤独大脑》公众号,点击长文,看到了一片文章叫《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看了之后有些感触,特别是降到长期主义容易犯的错就是追求“完美主义”。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如果没有想好的事情,做起来动力不足。再或者是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枯燥无味的重复,高光的时刻总是很短暂,所以平时的事情不大能提起兴趣,所以给自己找了很多的借口,做事情不会全力以赴。再或者是想的太多,总是去想那些能让自己大脑兴奋的事情,兴奋过后又没有去做。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pHFlnjP81S0X0awhgJnig
下面是文章里面的一些有意思的句子和自己的理解:
把自己的余生压缩为一天,这样就能更加聚焦地思考,什么事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眼下最优还是长期最优?局部最优还是全局最优?
这可能是牛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之一。
国际象棋天才卡斯帕罗夫说:“战略家总是先设立一个远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战略,然后返回头制定具体措施。他会先设立远期目标所必须的一些中期目标。
特级大师下棋时,依靠的不是对成千上万中国呢应对方案进行淡出的筛选,而是选确定一个他想在10-15步棋后希望达到的局面。
他会评估所有可能性,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
然而人的大脑天生不是为长期思考做准备的。
理解:市面上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长期主义”和“活在当下”。长期主义主张看未来的收获,肯定会放弃掉一些当下的利益,也经常被用来给人洗脑,吃亏是福。“活在当下”是抓住当下能获得的利益,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观点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和你说这个话的人是什么立场,对方和自己有没有利益冲突,如果有,持怀疑态度。那有没有可能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结合呢?分开来做,想做股票那样,分长线和短线,长线是为了获取最大收益,而短线是为了克制人性中的欲望和冲动。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具体应用到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考量。
人工智能击败人类围棋顶尖高手,靠的是长期主义的“战略”,而不是局部精确的“战术”,这一点让人意外。
不管一盘棋多么漫长,阿尔法狗评判一手棋只有一个标准—下到最后的胜率。
走出当下能赢得全局胜利概率最高的那手棋。
理解:看到这里,我脑海中闪现了一副复杂的迷宫地图,每打算走一步都已经计算出了最终的目的地。不知掉在这样做决策的时候,人工智能有多大的计算量。但对于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自己,很多方面对于自己来说都是空白,更别提终局是什么了。时间是个好东西,可以去学习,也可以去求助相关领域的高手。在我自己人生走错一步很失败的路之后,我在复盘的时候就这么问过自己:“如果当时我找个身边认知比自己高的人请教,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学会借力也是人生的必备技能。
长期思维容易让人产生“完美主义”,大事还没有,小事不肯做,四处游离。
解决方案是:专注做好眼下最重要的那件事。
理解:在机会来临的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把能做的准备都做好,其次才是做好当下的事情。不是有句话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