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三百元罚款后我在想什么

2024-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真希望你陪我一起发疯

吃了张“牛肉干”,没按导向车道行驶,一看罚三百,心疼的不行。

“回溯”自己“违规”的始末——当时为了赶紧加上油,急躁,加上眼神不好确实没看见那个线。

我开始想:如果没有跑顺风车,我就不会那么迫切需要加油,那我就不会违规。

但又自我否决了:哪怕我走错了路线将错就错,剩下的约二十公里的油量,也还是足以支撑我折返回到该加油站的,确实是我过于慌张了——遇事自乱阵脚,难以周全。

又想:出发前路过加油站去加满油就好了。

我想到我因为赶着去接乘客,真就是“三过油站而不入”,因想着高速上也有休息区,便未往心里去。

没想到该高速线途中只有一个还未建成的休息区——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生变数太多,要允许生活突如其来的“玩笑”。

而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就是时刻为我们突然的冲锋预留的最好的“装备”。

因为被“罚惯”了两百,觉得这个三百过于“不合情理”,便提起申辩:

“本人承认未按划定导向指示行驶,但本人对罚款金额有异议,请说明所适用的法规依据。”

觉着这个不是“交互式”问答,所以想要改一改内容,APP告知我,撤回申辩后当天还能提出一次申辩。

翻了翻相关法条规章条例。

寻着一个看似“更有力”的辩驳。

便撤回了原申辩提交了新申辩。

新申辩直接被系统驳回了,原因居然是我曾主动撤回过申辩。

我大怒,这是所谓的“权力的傲慢”吗?

你告诉我撤回以后可再申辩一次,但当我我第二次申辩时,则告诉我,放弃第一次申辩自然而然放弃第二次的申辩?

于是我开始查现行交规处罚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条:违法行为人可以在违法行为发生地机动车登记地或者其他任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行为。

我突然来了精神了:你小子,看我怎么整你。现在不用上班,有的是时间和你耗。

瞧,社会要稳定,那就要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无业游民一多,不安定因素也就越多。

但我发现,能申请复议的地方离我非常远,而且估计也就能减免一百块钱。

最重要的是,万一不成功,提起行政诉讼会非常麻烦。

我“有幸”打过一次劳动仲裁,所以我知道,在我国,“维权之路”可以说并不十分快捷便利。

在一番激烈的“成本核算”后,我打了退堂鼓。

最开始的“自我反省”,让我发现:

如果按照“因果论”来自我检讨,我似乎有很多可以避免这个结果发生的“前因”。

但如果遵照“宿命论”,哪怕我没有接顺风车,哪怕我提前加了油,哪怕在建的休息区已经建成,这被罚走的300块钱,总有一天会以不同的形式被罚走。

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个“因果论”和“宿命论”换着不同的皮囊大兴于世呢?

再然后,我看到法律的“支持”,感觉自己又“好”起来了。

我突然明白,带来傲慢的,从不是权力,而是被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权力的那个人。

当我们突然被托举至某一高度,刚开始我们会战战兢兢的往下看,谨小慎微,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后,当我们习惯了我们的“依托”,我们会误以为那就是我们的手脚。

我们开始享受着“高人一等”的感觉,会感慨“俯瞰芸芸众生”的感觉真TM好呀。

紧接着,我们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我们匍匐在更上位者之下,渴求更高的位置。

所以马可.奥勒留说:“人们互相蔑视又互相奉承,彼此贬低又彼此匍匐”。

最后,我本着“息事宁人”,花钱“摆平”麻烦的心态,不情不愿但又“不得不”地交了我并不认可的罚款。

黄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咀嚼着这段话,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我时而自觉高大伟岸,时而又觉得自己恒河一沙。

时而自觉无所不能,时而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时而自觉像桀骜不羁永不服输的“斗士”,时而又觉得自己外强中中色厉内荏,是个不折不扣的“利益权衡者”。

白云苍狗又世道轮回,

他是我,她是我,他们也是我。

而我是他,我是她,我也是他们。

我是我,而我又不仅仅是我。

这是一篇“春秋笔法”的文章,

也是一篇“直言不讳”的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