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怎样的人
虽然语言文字难以传达体会,虽然回顾过去像是试图踏进过去的时空之流,但我还是选择记下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之路。
文字 by JJ 图片 by LN
Day -1:胸中有丘壑
走进梓路寺,像是走进了当初建造这座庭院的人的心里。
在禅堂里坐下来,窗外有风声水声,蝉鸣阵阵,夜色渐深,蝉鸣渐隐,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轻柔的蟋蟀的叫声,和各种窸窸窣窣的虫鸣。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要有城市禅堂。也许有一天,安静,会和空气,水,阳光一样,成为奢侈品。
Day 1:恶念不要追逐,善念也不要追逐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反复想同一件事:妈蛋!这简直太奢侈了!这简直比我能想到的所有事情都奢侈!妈蛋!这简直太疯狂太知道怎么对自己好啦!整整七天时间,不问世事,专心关照自己,甚至连自己的念头都不要过问,只关注自己的呼吸!
打坐感悟:
睁开眼一切安好,闭上眼浮想联翩。
只要一闭上眼,各种念头就像盘踞在河底千年的巨石,被各种水草缠裹包围。
不要评判,对抗某个念头:这样做,是一路追逐,念上加念,一不留神就飘远了。放下评判,对抗,阻力才会变得更小,才能身体放松,心情放松,关注呼吸。
法师说,恶念不要追逐,善念也不要追逐。
Q:少有人走的路,您会比常人更加孤独吗?禅修能否给您带来心灵上的平静?
A:我就是个平常人。禅修的目的,不是平静,而是无论平静,还是狂风暴雨,都能安住其中而不受干扰。
PS:今天中午,饿肚子了。
我以为下课了,结果那是放学了,后面紧跟着就是午饭。
我还在禅堂一直等呢,都没有人回来,结果错过了午饭。
Day 2:做个真实,而有觉知的人
打坐感悟:感觉时间变快了,和第一天相比。
关注呼吸,像是沿着两座高山之间的铁索桥行走,铁索荡在空中,晃晃悠悠,两旁风景变幻不定,你要做的:是雷打不动,一步一步,跟着架好的铁索桥往前走。
一开始关注呼吸,是有个“我”在关注呼吸,“我”是“我”,“呼吸”是“呼吸”,“我”在观“呼吸”;到了某个时间段,会觉得“我”就是“呼吸”,“呼吸”就是“我”。
而当念头袭来,随念头飘走,再不断用呼吸把自己拉回来的过程,和李老师讲的艾灸心法是一样的,居然在这里又遇到,惊喜,开心。
法师荐书:《做个喜悦的人》,翻了翻,非常对胃口。做个喜悦的人,我的理解,其实是做个真实,而有觉知的人。
如果佛法讲的是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如何和自己的心做朋友,那这真的简直是每个人都要来上的课。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从小就把小朋友送到寺庙,或者一生中一定要有一段时间,待在寺庙了。
Day 3:所有的相遇都是彼此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
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
后来,有了一切。
——梵高
今天法师开始讲教理,可能是他太懂得时光流转无常,因缘聚合短暂,很在乎会在众人心中种下怎样的种子,又担心种子会开出怎样的花朵,所以显得有点孤独和焦虑。
但做事情,总归是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我来之前对寺院一无所知,对法师也一无所知,对他的人设也毫无想象,并没有期待遇到个德高望重的法师,能一句话震耳欲聋,让我醍醐灌顶。
我感受到的:是他很年轻,很真诚地分享他在修行路上的探索,困惑,纠结往复,磕磕绊绊,甚至有时候会因为着急说得有点无边。但,真本身就胜过一切,这样的他,也许是恰好我们这群人最需要遇到的,而我们,也恰恰是这时的他最需要遇到的。
PS:山中作伴莫负烟霞,林下相逢只谈因果。
我越发好奇,创立这座庭院的人是个怎样的人了。
这真是我见过最美的寺院。
Day 4:一直在路上
“想知道一个人开悟了没有,最好去问他的伴侣或者家人。因为一个人是否开悟,并不取决于他脑子里的知见,或嘴上能说什么漂亮的辞藻,而是能否落实在行为上,尤其是落实在人们不注意的细节里。”
——德国·本笃禅修中心
佛法是一门心的艺术,它让你拨开一层层迷雾,最终做一个真实而有觉知,活泼而又天真的人。它的核心是“真”,只不过层层剥离,看你究竟真到第几层。不过这一路上,的确陷阱重重,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框死了。
真开心,可以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越接触,越觉得万法归一,都在说同一件事。平时的大家,只不过各自拿着盲人摸象里的一角,来说东论西。
“成为更好的自己”,原本是我很不喜欢的一句心灵鸡汤。但在这里,当我发现,这句话可以做另一种解读:心性的磨练,心量的扩充,心力的提升,是一辈子的事情,没有止境。
真好,还有那么多好东西等待我去发现和挖掘。
明奘法师说,“只解决心灵问题,不解决信仰问题”。
如用法师说:“这是一门关乎生命的学问,来不得半点造作和虚伪,我只能小心,再小心一些,剥离一些,开启一些。”
打坐感悟:一整天都在前俯后仰,只能在前俯后仰的过程里,坚持关注呼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六月十三,黄山梓路寺。
山高月小,月色空明,并没有水落石出。
如此清风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法师荐书:《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大乘起信论》(先看五经一论,再看其他经典比较容易理解)《西游原旨》《西游真诠》《悦心集》《童蒙止观》《六妙法门》《禅定述要》《参禅日记》《如何修正佛法》《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Day 5:撞出一条血路
对火来说简单的事情,对于风来说却未必;对鱼来说简单的事情,对鸟来说也未必;对树根来说简单的事情,对树枝也未必。世界在慢慢地自我发展,万物在自由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落进土地里;人们睁开眼睛,以便能更好地看清这个美好的世界。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破戒了,说话了。
说话的后遗症,是晚上反复惊醒三次,倒腾内心。
每一次心都是惊跳着醒来,观照呼吸,试图用学到的方法来驯伏内心。感觉自己像是一叶在狂风暴雨的海上航行的小渔船,帆不能拉太满,又不能不拉起,想要拼命,又要放松地,把自己拉回航线。
静中打坐如同顺流而下,事中练心如同逆流而上。
我有我的轮回,我的恐惧。
文字和语言,无法描摹体会,体察,体悟时的心在每一寸时光里的磨砺。
其实局都是一样的,或者“相”都是一样的,不管呈现出来的,是脉象,手相,面相,声音,局势.....关键看你怎么解。而怎么解,关键取决于你的心这个容器。当“相”流经心,会不会扭曲,变形。也许当心成“空”(无所容无所不容?),就能如实如是地呈现事情原本和全然的面貌。
法师说,“每个佛和菩萨的智慧圆满程度不一样,菩萨们无法理解佛的境界”。就算是觉者们的心,也如同98%纯度,99%纯度,100%纯度的水晶球,照见并非全然一样的世界。
Day 6:融到心里
今天上午,法师的话,落到我心里了。
虽然记下了很多话语,但并不想写出来。
那一刻有感觉就好。
大概因为是相聚的最后一天了,很多人都没午休,在寺院四处静静游荡。我和一个从没说过话的学员,分别坐在长椅的一头,静静地看风吹来去,等待一场即将到来的雨。
大概因为是相聚的最后一晚了,法师带着我们通读了《回到当下》,细细解释了里面每一个大家未来有可能有疑问的细节和单词,每一个将来在练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障碍。
来之前看这本书,只觉得是一般的心灵鸡汤,体会过再看这本书,觉得句句在理。
打坐感悟:依旧前俯后仰。
Day 7:再见,梓路寺
早起第一坐:到了禅堂,法师早早就坐着了。
上午结营:营内卧虎藏龙,却低调,听到了很多有益的话语。
我是很喜欢,很鼓励大家表达的,尤其是在这样分享的场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会给哪个人带来怎样的触动和改变。
再见,梓路寺。
PS:这次感觉隐约对“众生相”这个单词有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