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心情随笔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读之骸[上]||为了不曾忘掉的记忆

2017-05-22  本文已影响20人  梨花梧桐

作者:梨花梧桐

我读过的书,因某些书中的人或事,记住了那些书名,甚至还会终生记住它们的作者。然而也有这种情况,书名和作者是彻底地忘了,无论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但书中的人或事,却长久地印在头脑中。仿佛我的头脑是书简,那些事是刻在简上的,即使我死了,肉体完全腐烂掉了,物质的躯体混入泥土,依然会有什么异乎寻常的东西存在于泥土中,待雨水一冲刷,便会显露出来;又仿佛,即使我的躯体用火化的方式火化掉,在我的颅骨上,定有几行深刻的文字清晰可见,告诉别人,在这个死者的大脑中,确乎的曾至死也还保存留着某种难以被岁月铲平的,与记忆有关的密码……

本段来源于《读的烙印》—梁晓声

《坟》鲁迅

其实呢,那些自书中copy进入大脑的人和事,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也根本没有什么曲折的因而特别引人入胜的情节。它们简单得像小学课文一样,普通得如白开水。并且,都是我少年的记忆。

这记忆啊,它怎么一直纠缠不休呢?我曾企图思考出一种能自己对自己说得通的解释,然而我的思考从未有过使自己满意的结果。


梁晓声散文

我阅读量的大多数是在高中时积累的,高中时学校不让带手机,所以只能看纸质书了,买书花了我不少钱呢,不过我一点都不心疼,因为我知道,总有得到回报的一天。

始终认为,我的所有写作都是基于怀旧的。那么亲爱的读者,跟我一起怀旧吧。

和王教授的合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图片右下角的时间水印显示。(我的班主任拍摄的)那时我刚刚考如县里的高中,阳城一中,新生入学后又恰巧赶上校庆,学校请来了王立群教授。

王教授带来了他的两部作品,《宋太祖》和《汉武大帝》,进行签字售书,我买了一本《汉武大帝》。

之后,学校有安排的王教授的讲座,高一的新生听。我仍然能记得王教授当时的很多有道理观点,和不少精彩的讲座片段想和简友们分享一下。


片段一:“请保护我的知识产权!”

这是王教授在讲座前首先强调的,他说:“各位同学,在讲座过程中,请大家不要拍照,不要录音,因为这是对我知识产权的一种保护。”这话一出,明显感到众多学生不满的情绪,估计大家也和我想的一样,我是这么想的:好大的谱呀,怎么滴,我们学校花钱请你来,我们录个音,拍个照,有什么不可以,你这个教授真吝啬。这个想法完全符合那个年龄的我们,后来想想,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会饿死很多知识份子了,也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了。

对于现在新媒体时代下,原创保护问题总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制度上和法律上的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我认为还是读者和作者本身素质的问题,无论是看书的人还是写书的人,应该本着一种对知识产权和原创的尊重和保护:买书不买盗版书,写东西时不抄袭别人的。



王教授说:你们在做的都是高一的,学校只安排高一的学生听讲座,这样安排有这样的一个道理,你们是新生,时间充裕,又比较稚嫩,比起高二高三的的来说,更适合来听这次的讲座,高三的有高考要准备,高的的学业是最繁重的。

他语重心长的说:“这次讲座,我只讲两点,一是把功课做足,而是证明自己。”

“我曾经在大学教历史课的时候,学校让按照教材上课,我看了一下教材,当看到讲秦朝历史的时候,有以下说法,秦国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有一下几点:1.商鞅变法2.连横破合纵的战略。3……,紧接着没翻几页,又到了“秦的覆灭”了,又列举了一下观点,秦国覆灭的原因有;1残酷的刑罚,2繁重的徭役。3……。

当时我就有深深的疑惑,难道这就是秦国的历史吗,战国七雄征战那么些年,秦国能统一天下就因为那么几条观点吗,秦末农民起义军反秦导致秦也就因为这么几条原因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历史也就太简单了。

教科书上讲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那是不一样的,教科书上的历史,那叫做“以论代史”,喊是把结论当成历史来讲”。

“历史这次词,它可以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主观的指后人认为的历史,通过了解资料,后人认为当时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是一种主观的印象;客观的历史是指客观上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这两者之间有时候是不见得一致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个故事,陈桥兵变都听说过吧?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故事”。

请看下一篇:《读之骸(下)||历史不简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