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疫情十多天,困在家里,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
今天,分享一下,收获之——阅读方法论。
01,来源
阅读,是让人即爱又无暇顾及坚持的事情。
本次收获来自于有书APP关于阅读法的听书解读,结合自身理解,整理,精简而成。
内容以整理,方法论为主,为考虑实用性,时间限制,没有太多案例论述,有疑点可以留言。
希望能够解决大家读书难坚持的复杂情绪。
02,内容简介
(1)为何难坚持?如何坚持?
(2)如何入手,选一本“好”书?
(3)不求速读,但求乐在其中…
(4)三大类书籍,逐个攻破
(5)精细阅读,输出构建知识体系,融于生活,投射实践,思维建设。
03,为何难坚持?如何坚持?
排除敬畏,愧疚感,和书籍做朋友。
敬畏?愧疚感?源于什么?
生活压力,节奏太快,没有时间,书太难懂,读了也不能理解等,这是我们无法读完,或者坚持阅读的原因对吗?
然而,事实证明,时间,挤挤还是有,书也并非晦涩难懂……
只是我们认知中,会书籍产生了敬畏心,认为它是自己无法涉及的范围,从而无法坚持。
本次收获中提到“四个基石”,帮我们消除心里障碍,快速跨越阶段性局限。
具体如下:
1,消遣,(当无法专心时,读科普类,无连续性故事。可随时随地暂停,不影响后续阅读。)
2,学以致用,(工作时,学术研究需要,带着目的和问题,读工具书,深入思考,实践运用。)
3,精神享受,(午休之后,读一些经典类书籍,缓解一下困乏。)
4,好奇心,探索欲(下班后,夜深人静时,读视野类书籍,提升内在,引发思考,扩展认知。)
排解了困扰和障碍,选书又该如何抉择呢?
别急,我们继续……
04,如何入手,选一本“好”书?
网络评测不客观,大数据分析及营销策略是阻碍。
刚开始阅读时,我习惯性看那些网络评测出来的书籍,然而,这类书籍大部分对我来说是看不下去,或者无实际意义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样的感觉?
那如何选书呢?
1,从兴趣入手,感兴趣的书随便读,哪怕是坏书也无妨,可以看看它如何坏?却还是受到了追捧!
2,找喜欢的作者同类以及推荐的书。
3,追溯结缘,探索文献以及注释区。
4,最后根据对书本的习惯和逻辑分析,看畅销榜单。
话说,选书OK了,我们是一目十行速读好还是咬文嚼字的细细品味精读好呢?
且看下文解读……
05,不求速度,但求乐在其中……
刻意为之,得知甚少,费时又难解
一个人接触的书籍可能是无法估计,但如果每本都细细品读,不说没时间,也会没有耐心。
因此,读书重点是乐在其中,收获及享受为主。速度是据读书情况而定。
接下来,举例详细说明……
06,三大类书籍,逐个攻破。
书有诗,经,集;文有论,叙,术。大体不过三两类……
(1)工具类
定义:能够引起启发性的书籍,均可归为工具类。
方法:
1,确定学习领域
了解内容的基本信息,看书评。浓缩书中精华和了解书的魅力
2,精读自序,目录
序言和书评的意义一样,简述书中精华。
目录,洞察作者的核心概念,了解自己想要学习的点。
3,双行+画笔法结合
理解内容。
双行法:
两句一读,着重读下行,余光读上行,下行代表结果,上行代表原因,此方法可以提升1.5倍阅读速度。
画笔法:
画出重点,及关键词,加深记忆,方法精读理解,笔记速记。
4,标注:概念,模型,公式
常为作者呈现的重点,以小标题,加粗,详解案例后面呈现出来。
5,系统回顾,纸笔复述,转化笔记。
系统回顾:
整理标注内容,写出困惑以及想法。
纸笔复述:
以写作,或者演讲方式复述出来。
步骤为:
写出标题,写明目的。构建讲课对象,具体细致。遇到卡壳处,回到书本,直到流畅为止。最后简化语言,不要用术语!!!
转化笔记:
减少超载信息,主次分明。使用科学的笔记法记录。
具体如下:
1,阅读,画出有感之处。2,自序,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3,提问,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4,回忆,与之相关的片段,分析原因。5,实践,让知识融于生活。
以上就是工具类书籍的全部解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消化吸收书中精髓。
下节分解:经典类
(2)经典类
定义:古今中外,经过科学,以及学术认可的著作,非时间长短定义。
方法:
1,带着目的,问题辅助,利用四块基石思考延伸。
消遣:利用思维导图,了解全书。如下图。
学以致用:学习写作手法,了解历史。
精神享受:引发共鸣。
好奇心:延伸思考,探索问题。
2,好奇心,深入理解
1,找到感兴趣的点,或者点。2,阅读同体系,同作者的书做学问研究,理解底层逻辑。3,继续泛读,完善逻辑。4,扩展知识边界,大量阅读研究该领域书籍。5,瓶颈期,转换领域,辅助打破困境瓶颈。
经典类不难懂,以上就是方法,带着你的好奇心,探索吧……
下节解说→视野类
(3) 视野类
定义:人文社科,认知思维类的书籍,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适合做基础建设。
方法:
1,排除是非观,不做主观评判。
是非观,会使我们会内容产生误解,对内容无法做到深入其中。
2,理解+同情,体会人物的不得已。
没有切身体会,怎知他人不易?
了解,是基于走进别人的世界,情感,处境去感受。
3,研究,培养辩证思维。
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证据,提出观点,证明观点,这就是训练辩证思维逻辑。
4,20小时方法了解新领域。
1,大量泛读,安静环境下,整段时间(2-3小时)思考,确定区域,高强度学习。2,在纸上或者白板上标出内容,建立联系。3,求助专家(领域专家,朋友,老师)。4,尝试复述,纸笔复述法。
07,精细阅读,输出构建知识体系,融于生活,投射实践,思维建设。
拆书=读写结合。拆:理解,写,思考。
与我而言,这段前面的延伸,巩固,进阶版。也是最实在的阅读目的产出。
具体原则:
1,内容提炼,精简为主,适当加入自己对书的理解和观点。
2,拆12篇(预告×1,正文×10,总结×1)
3,预告拆法:
主题点,从章节入手,总结概括,提炼主题。
结论点,拉近距离,引发兴趣。
4,注意点:
框架:先主题点,后正文。
内容:谨慎使用金句,故事,歌词等引用,最好只用与之有关联的
细节:谨慎使用关连词,容易引起误解。
5,好的拆书。
能够让读者产生兴趣阅读原著,在尊重原著时,也有自己的思考,且引用了生活场景论述。
6,知识融合——结网法
底层逻辑建立:
时间线串联,找到共通性。串联关键点,如:人物,事件,地点等。
线,点,串联,形成底层逻辑。
7,类化术语,随处输出。
1,用熟悉转化不熟悉的事物。
2,复杂模型:精简概念,强调相似,隐藏差异,降低入门门槛。
3,具体呈现抽象类概念。
8,保持两种不同的观点。
接受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真相其次考虑,能够让你收获更多。
9,延伸投射,反思自身。
未弄清楚作者的意思时,可根据对生活的自我反思,理解,甚至是曲解原文,从而达到随机应变,实践运用的目的。
方法:1,列出想要解决的问题。2,找到类似的书。3,快读阅读,找到关键词。4,让自己投身其中,切身感受。
以上图片大部分均来自笔记整理。
精彩,是需要等待时间,光线和色彩的结合。我是青墨烟雨,一杯咖啡,一则故事,用我的故事,呈现不一样的人生意义。
最后,留下老师的一个公式作为结语:
执行力=自律×(痛苦+热情)
期待在阅读的世界里,和你们相遇,相识。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