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品荟萃成长励志读书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八环:专心致志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6人  砥厉大叔

专心致志,在这里是指读书心不二用,志不旁移,一门心思放在书本上。那么读书时如何才能做到专心致志呢?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八环:专心致志

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俄国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渴死在那里,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事物都是具有相对性的,所以司马迁才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向作者学习总结未曾实践的经验、从未了解的知识,学习作者高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思维的方式和思考的方法。

读书,首先要有谦虚求学的精神,要认真学习书中的知识和思想。还要在思考的基础上,批评地阅读。朱熹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隙,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那古人意来凑。”

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以上有相当学识之后的事,不是初学者所能达到的境界。我们知道,认识具体的人,书是特殊的书,每个人阅读买一本具体的书,都会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所读书的特点进行阅读。因此,要使阅读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做到“具体的人使用特殊的方法阅读特定的书”,只有人、法、书三者达成共振效应,才能有最高的阅读效率、最好的阅读效果。

著名诗人臧克家认为,读什么书,应该以我为主。他说:“我读的书,范围极广,什么经啊,史啊,集啊,都想摸一摸,还热心读一些报刊上的讨论文章。”但是臧克家选书是有目的的:“我是从事文艺写作的,读书是为了丰富、充实精神世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读书方法,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高读书学习获得间接知识,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正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八环:专心致志

尊重别人,虚心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不仅仅是谦虚的态度,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基本规律。

二、志存高远、业求精深、

做学问的人,就要在自己的专业上全身心的投入,一心一意钻进去,不弄他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千万不能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半途而废。

专心,就是“一门心思搞学问”,就是要具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专心,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使自己进入一个无人世界的最佳状态。

林语堂说:“只要做到专心致志,一个人就进入了读书之佳境,这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关于这一点,曾国藩也有自己的观点:“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乡,亦可以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如果读书不能专心致志,就会找很多借口: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专心致志是我们读好书的先决条件。一心一意,用心思考,才能有进步。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是分不开的。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不专一,却只能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住,即便记住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还有不到的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