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读书笔记(五十)
因为努力而热爱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把被动的事变成主动
钻研的过程中如果处处掣肘、束缚太多,那么即便起初兴致盎然,这种激情也可能被慢慢磨掉,而如果自己施展腾挪的空间比较大,比如自行把控方向和进度,那么即便开始兴味索然,之后兴趣也可能一点点生长出来。阻碍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自己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自己束缚住了手脚。这通常发生在新手身上。而经验丰富的人则知道,再看似有理的教条也只是某些情境下适用,并没有非此不可的道理。
言下之意,好的求索者,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懂得自己去琢磨,能看到条条框框之外自由腾挪的空间,自己拓展出新领地来。这样的学习带着一种探险的意味,懂得幽然无人的妙处,能够返景入深林,收获也更大。
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就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自己不必被意志力拖着走,勇往直前,奔得很远。
精彩提炼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