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名称首见于曹丕信中 吃糕也能代替登高 还有哪些宝藏挖掘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易经以阳爻为九,故此农历九月九这天,正逢重九即为重阳。重阳节的起源由来已久,说法倒有不少,但自魏晋以来节日形态就基本定型了,将它以文字记载并解释的人是魏文帝曹丕。
重阳节名称见于魏文帝曹丕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曾写《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不过他笔下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专指节日。
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至此可以推断出,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非常有仪式感的过重九了。
不过“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写下的《九日与钟繇书》中第一次对重阳节有较为详细的解释。
钟繇是魏国的大臣,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与曹魏皇室关系极为密切。因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书法艺术(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曹丕给他这封信上说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在这里曹丕解释了重阳节的来历,还说了这一天大家会摆宴会友,庆贺一番,共祝健康长寿。
信中最后,曹丕还不忘赠送一束秋菊,祝愿钟繇健康长寿。“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曹丕的这封信,虽只有100多字,却言之有物,声情并茂,第一次赋予了重阳之名,记录了当时的节俗。
到唐代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无法登高没关系 吃糕也有相同功效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时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重阳登高,首先要有条件,无高可登岂不是给希望登高避凶者带来困难和遗憾?
没关系,聪明的古人早就解决了,利用汉字的谐音原理,用吃糕代替登高(看来吃藕就是丑也是很有道理的)“糕”与“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好兆头。
在宋代,在平原无山的地区或经济发达的城市里,重阳节时人们就习惯用吃糕代替登高。这一习俗还可追溯到唐代,还有个有趣的“刘郎题糕”故事。
说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年重阳节,和朋友们登高饮酒,联句作诗。刘禹锡写了一首《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当他写到第三句时,原意想写“年年上糕处”的,但儒家五经中并没有用过“糕”字,糕字在当时,是日常俗语,不是书面上的“雅言”,所以最终写成了“年年上高处”。
宋代后辈文人宋祁为此写诗嘲笑他,“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在宋祁眼里刘禹锡此时未免缺少了一种襟怀(如苏东坡“无不可入诗”),显得唯诺怯然。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宋代人还将重阳糕作为礼品馈送,装扮也多有讲究。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今开封市)城内,重阳“前一二日,各以蒸糕馈送,上插彩小旗”。
《梦梁录》里也有类似记载,重阳节人们把米粉用糖水和匀,做成米糕,上笼蒸熟,出笼后,在顶上插一面小旗帜,端着给邻居家送过去。
重阳登高有插茱萸的习俗,这里就用小纸旗代替了茱萸。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制作重阳糕也就有了祝福之意,九月九日天明时,家长把重阳糕切成薄片,贴到小孩的额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重阳节根据习俗还有很多别称
重阳,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节日,古来重阳有菊节,茱萸节,女儿节,登高节等称呼,今天有老人节寓意。
首先是“菊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日,有赏菊花的风俗。早在周代《礼记》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的记载。
菊花的意义在于其是长寿之花,从古至今就被当做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节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
过重阳节,菊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吃,可以喝。前文提到的钟繇,他的儿子魏国大将钟会在《菊花赋》中就把菊花称作是“神仙食也”。
重阳节饮菊花酒,也是一项传统习俗。《西京杂记》中有具体酿造之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依然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又叫“女儿节”是因为明清时期,北方一些地区的出嫁女儿会在这天回门吃花糕。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
清代富察敦崇所著的《燕京岁时记》也有这一天,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团聚,家家户户都要大吃一番的记载。《大兴县志》则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
在现代人匆忙的生活节奏里,重阳这个节日也是一个难得的家庭聚会的日子。
现在我们法定重阳节为老人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重阳节有求寿的风俗,敬老的习俗更是由来已久。
早在周代《礼记• 月令》就有记载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就是提出对老年人提供优待和慈善赡养。
《后汉书• 礼仪志》也有记载:凡居民年龄达到七十岁的,政府授予王杖,送上糜粥,八九十岁的老人别有加赐。
东汉《四民月令》,书载:“九月……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就是要做好准备扶助孤老过冬。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2年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为这个古老节日又注入了一股新的时代内涵,见证了中华文明传承不绝。
最后历史君说:
节日的称呼和习俗,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但饱含的情意是不变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变的。重阳节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好玩的好吃的,更是让我们为建立起一个更具温情,更加人性化的社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