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原理概要

2022-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robot_test_boy
系统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中的很多相互连接是通过信息流进行运作的。

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结构影响行为)。系统行为是系统随着时间流逝展现出来的一系列事件。

存量、流量和动态平衡

存量是对系统中变化量的一种历史记录。

只要所有流入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出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上升。

只要所有流出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入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下降。

如果所有流出量的总和与流入量的总和相等,存量的水平将保持不变,即系统将保持动态平衡

要想使存量增加,既可以通过增加流入速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减小流出速率来实现。

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

由于存量的存在,流入量和流出量可以被分离开来,相互独立。

反馈回路

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物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又返回来改变了存量。

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

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强回路会导致指数级增长或者加速崩溃。

由反馈回路所传递的信息,哪怕是非物理性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它不能足够快地发送一个信号,去修正由当前反馈所驱动的行为。

在一个由存量维持的调节回路中,设定目标时,必须适当考虑补偿影响存量的重要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否则,反馈过程将超出或低于存量的目标值。

具有相似反馈结构的系统,也将产生相似的动态行为

主导地位转换、延迟和振荡

当不同调节回路的相对优势发生改变时,系统通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行为,由一个回路主导的某种行为模式变为另外一种。

调节回路上的时间延迟很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振荡。

改变一个延迟的长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巨大变化。

情景和测试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探究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让我们了解“如果这样……会怎样”之类的问题。

模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其实,对此没有任何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取决于它是否能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

系统受到的约束

在呈指数级成长的系统中,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增强回路,正是它(或它们)驱动着成长;同时,也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回路,限制系统的成长,因为在有限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地增长下去。

不可再生资源受限于存量

可再生资源受限于流量

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

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

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的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

层次自下而上地进化;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

系统之奇的根源

系统中的很多关系都是非线性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确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最大的那个因素。

任何有着多重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实体,都受到多重限制因素的制约。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

当一个变量以指数级形式逼近一项约束或限制时,其接近限制的时间会出乎意料地短。

当在反馈回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中每个角色的有限理性可能无法产生促进系统整体福利的决策。

摘取自 邱昭良博士翻译的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也是第二遍读这本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