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025-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及羽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段话翻成白话文意思是: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大夫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命乐工唱《雍》诗来结束仪式。孔子说:“《雍》诗里说‘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你三家大夫的庙堂之上呢?”
内容解析
事件概述:
“三家”指鲁国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即三桓。《雍》是《诗经·周颂》一篇,为天子专用祭祀音乐。“彻”指祭祀完毕撤祭品、器具。依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唱《雍》撤祭,当时三桓僭越使用。
背景原因
鲁国曾是保存周礼完备之国,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但到鲁宣公时,公室衰微,国政渐由三桓掌控。历经五代,国君失位,政权旁落大夫。三桓权势日盛,骄纵蛮横,无视宗法,常有以下犯上之举。
孔子批评及意义
孔子引用《雍》中“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讽刺三桓。这两句诗描绘诸侯助祭、天子主祭的庄严场景,与三桓身份不符。孔子借此批评其僭越,体现对礼乐秩序的维护。在他看来,周礼是国家稳定、人心安宁根本,每个人应安守本分,社会才能和谐有序。三桓此举破坏祭祀礼仪神圣性,动摇社会秩序根基。
事件影响及启示
这一事件反映春秋期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大夫僭越频发,社会秩序混乱。从现代角度看,该事件反映的无视规则和秩序问题仍有借鉴意义。如职场有人争权夺利破坏团队协作,学术领域有学者抄袭造假,社会生活中有人违反公德,这些都是对规则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