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香港建筑圈

香港:大隐于市的中式古庙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160人  看猫的书

铜锣湾天后庙

曾几何时,TWINS的一首“下一站天后”红及大江南北。驶过铜锣湾地铁站,港铁车厢里便会响起“下一站天后”的播报。此时恍然大悟,但时光已过好些年。这与走在香港皇后大道回想起罗大佑当年所唱的《皇后大道东》感受一样。

正门“天后古庙”题字和两旁门联是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时所立

铜锣湾天后庙约于18世纪初由戴氏家族所建,但确实的建庙年份已无从稽考。戴氏原为广东客家人,相传戴氏族人在铜锣湾岸边拾获一枚香炉状的红色石头,并深信其由天后所赐,因而立庙供奉。由于前来上香的渔民日众,戴氏家族逐募资在现址兴建一所天后庙。

天后庙属传统两进式的建筑,两进之间的天井后来加建上盖。

庙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钟,所刻年份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由于香港位于南中国珠江口侧,昔日渔业发达,故天后庙于香港最为常见。

赤柱半岛的一座天后古庙 古庙门前以“天后”二字打头的一幅对联

即使在深深巷陌之中,人们也不忘为天后留出一席空间。九龙半岛上的一座天后庙。

外门 门前对联依然是“天后”二字打头,只是所接内容不同

天后庙不远处,还有一处“吴家祠”。但是古建有铁门相隔,故只得远远拍上一张。

吴家祠

大坑莲花宫

约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是港岛区最古老和最具有特色的观音庙。观音庙又称“莲花宫”或“水月宫”,前者因观音相传坐在莲花上修道,而后者的“水”与“月”则具有清净及脱离尘俗之意。相传观音曾于此庙坐落的巨石(后称为莲花石)上显圣,因而立庙供养。

金龙盘于顶上

莲花宫建筑独特,前殿呈半八角形,前殿内不规则六角形的天花顶,饰有龙纹装饰。

此庙与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坑舞龙关系密切,每年中秋火龙巡游前,火龙会于此庙举行点睛仪式。


坚尼地城鲁班先师庙

鲁班先师是中国土木工程的祖师,是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建筑师,木匠和发明家,被历代建筑及“三行”(三行泛指木工,打石和泥水行业)工匠供奉为祖师。

坚尼地城鲁班先师庙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由来自内地,海外及本地三行同业集资筹建,是香港唯一供奉鲁班的庙宇。在明清时期,建筑工匠流行供奉鲁班先师。祠庙之建成反映当时香港建筑行业之兴盛。

庙宇沿山势而建,与周围的居民楼一同隐藏在幽静的青山绿树之间。看守庙宇的大爷坐听着粤语广播,身着睡衣的女子从居民楼中走出,于平台上放些谷物,喂食山雀,又匆匆转进楼中。

“五岳朝天”式的山墙

九龙城侯王古庙

除了鲁班先师庙筑有“五岳朝天”式山墙之外,九龙城侯王古庙亦拥有此类山墙,它们构成了香港仅存的两座筑有“五岳朝天”式山墙的庙宇。

古庙门前搭起了竹架正在维修

盛夏的某个下午沿街走上缓坡,道路两旁树荫下停靠着许多午休的出租车,氛围安静极了,上了这个缓坡便是古庙,而古庙的前头飘着好似伸手就能够到的大片云朵。

没有看到书上介绍的清光绪十四年(1888)所刻的“鹤”字石刻,却发现了一个大大的“鹅”字。

此庙源起说法不一。其一是认为侯王乃南宋末的忠臣及侯爷杨亮节,其守护宋室南逃至九龙以避元兵有功,故世人建庙以志其英勇忠义。另一说法指此庙供奉的是治愈宋帝病患的本地杨姓居民,亦有指是为纪念某位侯爷的精忠勇敢。


上环文武庙

如今仍有不少考生为求金榜题名,专程在大考来临之前赶到文武庙参拜文帝。文帝(文昌帝君)手执毛笔,职司文学和官禄;而武帝(关圣帝君)身穿绿色长袍,手持长剑,代表忠义武略。

约1847年至1862年期间落成,由两位富有及具影响力的华人领袖斥资兴建。文武庙为庙宇组群,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三栋建筑物组成。公所当年为区内华人议事及排解难纷的场所。

恰逢某摄影品牌在全港举办摄影比赛,不少爱好者都选此庙为拍摄素材。而离文武庙不远,香港著名的古董街上也吸引着不少的“长枪短炮”。


筲箕湾谭公仙圣庙

港岛往东,叮叮车的尽头便是筲箕湾站。走过据说不少明星都慕名前来搵食的美食街,径直朝着海边,就能看到港内并不常见的谭公庙。

谭公庙内香火缭绕

谭公是保佑海面安全的神。有传说指谭公为元代惠州人谭峭,据载其于12岁得道,并能呼风唤雨、预测天气及替人治病,故广受广东省南方一带的渔民及乡众所尊崇。庙宇至今仍保留着面海的布局。


元朗横洲二圣宫

约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屏山横洲、元条村落的村民合资建成,包括西头围,东头围,林屋村,忠心围,福庆村和杨屋村。

按照地图走至村头便迷失了方向。村口楼底坐着一位南亚裔男子。把二圣宫的图片指给他看了看,他指了一个方向。一言不语,问题解决。

二圣宫为一座两进式青砖建筑物。前殿正脊饰有“鲤跃龙门”为题的灰塑。

该庙供奉洪圣及车公两位神祗。洪圣为南中国最多人信奉的神明之一。民间相传洪圣本名洪熙,是唐朝的广利刺史,因准确预测天象,精通天文地理而扬名四海,被视为渔民和海路商人的守护神。

相传车公是宋朝一位大元帅,曾平定华南一场叛乱,百姓念其忠勇,于其死后建庙奉祀。

庙内存有一口古钟,据钟上记载,该庙可能建于清康熙戊戌年(1718)。

离开时,守在庙门口的消防大哥说,虽然二圣宫的车公不如车公庙的车公出名(每年正月初二,港内居民都有前往车公庙祈福的习惯),但是二圣宫的车公却是港内最早迎请和供奉的车公,车公庙的那一位属于从此庙分派过去的。


湾仔北帝庙

湾仔北帝庙是在港期间探访的最后一间庙宇。

湾仔北帝庙原名玉虚宫,由湾仔居民于清同治二年(1863)兴建,此庙为港岛区极具规模的一间庙宇,由三栋建筑组成,包括正中的北帝庙,右侧的三宝殿及左侧的龙母殿。

北帝,又名玄天上帝,相传商朝末年,北帝打败横行天下的魔王,人们除敬佩他的英勇行为外,亦深信北帝有消灾。北帝过去广受渔民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香火最为鼎盛。

去的那天下午,一只老猫迈着缓慢的步子前往大殿中央享用下午饭,刚把镜头对准,它又不慌不忙地走出了视线。选上一串手串留作日后纪念。庙内工作的大姐操着生硬的普通话,好心提示我拿着手串在殿内的香炉上去熏一熏,以求得众仙家的护佑。

参考资料:

《古迹周游乐》小册子(2014年版),香港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