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就能学到知识,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以前就有不止一位朋友跟我抱怨说,“现在我连一篇文章都看不下去,更别说看书了。”
我很清楚,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注意力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网上的短视频、游戏、爽文小说等等各路平台将你的注意力收割得七零八落,再加上获取多巴胺的阈值越来越低,人们哪里会愿意花几个小时出来看本书呢?
不过还好,我发现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愿意紧跟时代的脚步,携着知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同大家见面,像是罗翔老师、沈奕斐老师、樊登老师、武志红老师等等,我也发现即便是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依然有像【洞见】这样主打知识类的公众号不断涌现,事实证明,还是内容为王。
那是不是我只需要读严肃类的期刊,像是《经济学人》、《国家地理》、《时代》、《大西洋月刊》、《外交政策》等等(里面很多都是第二手甚至第一手知识,知识密度很高)就可以了呢?
并不是,严肃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是你读那些公众号上的文章,哪怕质量非常高,但是会由于篇幅原因,只能讲一个具体的观点,前因后果通常都被省略掉了。
当然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但是一个“精华”没有上下文,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观点,就形成不了知识体系,而这些观点,只有放在知识体系中,才能理解它的地位和意义。
此外,杂志还有一个缺点是,它们会将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起,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它们喜欢刊登具有观点代表性的文章,那样的文章一定是具有鲜明的立场的,不可能中庸,如果你对这些知识缺乏一个知识体系,那么就容易被它带偏,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在这里我想给读者提个醒,你读文章,它的内容都是带有主观性的,我写文章尽量避免极端化的说法,但是这种主观并不一定说是不好,我们需要去接触一些主观的东西,但同时后面的证伪、求证、质疑,我希望你能够保留下来,而不是拿来就用。
看似读文章我们能够更快地接触到一种思想,但其实,读书才是系统地了解一种思想的捷径。
一部经典,尤其是在时间的洗礼下还历久弥新的名著,你去阅读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与过去的贤者进行思想交流,他们给你的智慧,甚至可能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人给你的。
吴军老师说:“每一个被尊敬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写在他们相应的经典中。”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吴军老师在给女儿的信中,向即将上大学女儿推荐了这样几部经典:
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航海志》、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四篇对话录、霍金的《时间简史》、埃德蒙·伯克的文集、小丹纳的《桅杆前的两年》(这些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了解)
吴军老师给女儿的建议是:先快速通读一遍,了解大致内容,在重要的地方做一个标记,回来再仔细读。如果对这本书实在没有兴趣,可以暂时放到一旁,找一本自己感兴趣的。
他还强调,这些经典至少值得读两遍。
我自己觉得,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我们很多时候只能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我就连看书也只能“碎片化”,一本十几万字的书,我有的时候得读十多个小时才能读完(我怎么读这么慢...),所以在这么浮躁的时代,愿意去沉下心来就成为一种稀缺能力,沉下心来去读一本非小说类名著,去认识一下那些伟大的思想,这多么难得......